时间: 2025-04-25 22:4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8:50
亚夫墓
作者: 徐渭 〔明代〕
王者从来云不死,共疑隆准及重瞳。
巳占龙气成天子,却幸鸿门败乃公。
一牧乳羊遮墓白,几株寒枣覆碑红。
怜侬疽发不欲活,岂为人间少邓通。
王者总是被传说不会死,大家都怀疑隆准和重瞳(指刘邦和项羽)。
他已经占据了龙气成为天子,然而却幸运地在鸿门宴上被公(指项羽)打败。
一位牧羊人在白色的墓碑前放羊,几株寒枣树掩映着红色的碑文。
可怜我身上的疮痈发作不想活,难道是因为人间少了邓通(指对权贵的依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昇,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美术家。其作品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个人情感的强烈表达。
创作背景:
《亚夫墓》创作于徐渭对历史的思考与现实的困惑之际,表达了他对权力与生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亚夫墓》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权力的无常和生死的哲理。诗中以“王者从来云不死”开篇,揭示了对权势者长生不死的质疑,紧接着通过对刘邦和项羽的历史回顾,探讨了权力的获得与失去。诗的中间部分使用生动的意象,牧羊人和寒枣树的描写,构成了一个静谧而又悲凉的场景,仿佛在讽刺那些追逐权力的人。在最后,诗人通过表现自身的病痛与对邓通的感慨,表达了对人性和生存的深思。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现实人性的拷问,展现了徐渭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权力的无常与生死的哲理,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反映了个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鸿门”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赤壁之战
b) 鸿门宴
c) 长平之战
“怜侬疽发不欲活”这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渴望
b) 对痛苦的无奈
c) 对权力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邓通”象征了什么?
a) 忍耐与坚持
b) 依附权贵的生存策略
c) 胜利与辉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