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6:03
丧乱将家幸得全,
客中长耻受人怜。
妻能守道同王霸,
婢不知诗异郑玄。
借得种蔬傍舍地,
分来灌菊别池泉。
却欣远迹无相问,
一棹秋风笠泽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动乱中幸存下来的感慨。身为客居之人,内心深感羞愧于受到他人的怜悯。妻子能坚守道义,与王室的统治相辅相成,而家中的婢女却不知道诗词的差异,不能理解郑玄的学问。借来一些地方种植蔬菜,还分出水来灌溉菊花。远离繁华的生活,享受宁静的隐居生活,随着秋风划船,心中无忧无虑。
作者介绍:高启(1487-1535),明代著名诗人,与唐寅、徐渭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动乱时期,诗人经历了国家动荡和个人生活的变化,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出作者对家庭、社会责任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动乱中对生活的思考。开篇提到“丧乱将家幸得全”,在不安定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的不仅是生存的珍贵,还有对家庭安宁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对妻子和婢女的对比,传达出对道德和学问的看重。妻子守道义,体现了家庭的稳固和道德的传承,而婢女的无知则反映了社会的无奈和知识的缺乏。
诗的最后两句“却欣远迹无相问,一棹秋风笠泽边”,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描绘出了一幅清幽的自然画面,传递出一种超脱俗世的安宁心态。这种心态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在动乱中对家庭安宁的珍惜,对道义的坚守,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丧乱将家幸得全”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通过对比妻子和婢女,想要表达什么?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