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万柳塘留赠天倪上人》

时间: 2025-07-26 19:20:40

诗句

佳境天教与老倪,无边光景到招提。

白蘋风细鱼苗长,红杏花深燕子低。

胜日正当春社后,好山都在曲兰西。

他时讲席容听法,万柳塘南即虎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20:40

原文展示:

佳境天教与老倪,无边光景到招提。
白蘋风细鱼苗长,红杏花深燕子低。
胜日正当春社后,好山都在曲兰西。
他时讲席容听法,万柳塘南即虎溪。

白话文翻译:

这美好的景色是天给予老倪的,无边的光景映照在招提之地。
白色的蘋草在微风中摇曳,鱼苗在水中悠然生长;红杏的花朵深藏,燕子在低空飞翔。
此时正值春社之后的美好日子,风光无限好的山峦都在曲兰的西边。
将来有机会在讲席上聆听法理,万柳塘南边正是虎溪。

注释:

  • 佳境:美好的地方。
  • 天教:上天赐予的。
  • 老倪:指的是天倪上人,可能是一位高僧。
  • 招提:指寺庙名,或隐喻某种境界。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诗词中象征清幽之地。
  • 春社:春天的社日,祭祀的日子。
  • 曲兰:地名,指的是某个地方。

典故解析:

  • 招提:在佛教中,招提是指寺庙或修道之地,常常是僧侣们聚集、讲法的地方。
  • 虎溪:与万柳塘相邻,可能指的是一条清流,自古以来与隐士、文人有密切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其倬(约1660-1730),清代诗人,字希元,号岚山,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其倬游览万柳塘时,是对天倪上人的赠诗,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高人雅士的敬仰。诗中流露出对春光明媚的赞叹,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诗的开头“佳境天教与老倪”,直接引入了诗的主旨:自然的美是上天赐予的,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白蘋在风中摇曳,鱼苗在水中自由生长的画面,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红杏花深燕子低”,通过红杏花和燕子的描写,进一步营造出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温暖和生动的感觉。诗中“胜日正当春社后”,展现了春社之后的美好时光,隐喻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最后两句,“他时讲席容听法,万柳塘南即虎溪”,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高人交流的期待,表现出他对道理与智慧的渴求,同时也暗示了万柳塘的美丽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高人的仰慕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境天教与老倪:美好的境界是上天赐予老倪的,表明诗人对自然和高人境界的赞美。
  • 无边光景到招提:无边的美景映照在招提之地,强调了景色的辽阔和美丽。
  • 白蘋风细鱼苗长:白色的蘋草在风中摇曳,鱼苗在水中生长,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
  • 红杏花深燕子低:红杏花开得深沉,燕子低飞,营造出温暖而亲切的春日氛围。
  • 胜日正当春社后:正值春社后的美好日子,表现出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 好山都在曲兰西:美好的山峦位于曲兰的西边,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 他时讲席容听法:将来有机会在讲席上聆听教义,体现了对智慧的追求。
  • 万柳塘南即虎溪:万柳塘南边就是虎溪,地点的具体化让诗意更加生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白蘋风细”和“红杏花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的细节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和高人雅士的敬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道理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蘋:象征清幽、宁静的环境。
  • 红杏:代表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 燕子: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万柳塘:意象代表隐逸、静谧的生活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高其倬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白蘋”是指: A. 一种鱼
    B. 一种水生植物
    C. 一种花
    D. 一种树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战争的思考
    C. 对历史的回顾
    D. 对爱情的感慨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江雪》 - 柳宗元
  • 《山居秋暝》 - 王维

诗词对比:

对比高其倬的《游万柳塘留赠天倪上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展现了自然的美,但高其倬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两者都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的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高其倬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行即事二首 其一 偕方次云饯孙守月下同归戏成 挽朱师禹母二首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 贺郑漕三首 和章守三咏·右清心堂 挽蔡公南别驾二首 离临安 对瓶花独酌 山行即事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分门别类 镸字旁的字 白芝 言字旁的字 烦匮 磨濯 巫山洛水 歹字旁的字 阿党比周 水字旁的字 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父母官 齒字旁的字 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知其意 疏林 坠屦遗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