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2:0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09:58
原文展示:
南徐好,桥下渌波平。
画柱千年尝有鹤,
垂杨三月未闻莺。
行乐过清明。
南北岸,花市管弦声。
邀客上楼双榼酒,
舣舟清夜两街灯。
直上月亭亭。
白话文翻译:
南徐的景色真好,桥下的渌水波光粼粼。
画着柱子的地方,千年来总有鹤飞翔,
而垂柳在三月的时节仍未听到黄莺的歌唱。
乐游已过清明时节。
南北两岸,花市中乐声悠扬。
邀请客人上楼,共饮美酒,
在宁静的夜晚,船只停靠在两边的明灯下。
直直地通向月光下的亭子。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仲殊,字仲舆,号宝渔,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和诗歌,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仲殊游览南徐时,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乐趣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定风波(三·渌水桥)》是一首描绘南徐美景及生活乐趣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南方水乡的宁静与美丽。开头以“南徐好,桥下渌波平”引入,勾勒出一个宁静的水乡画面,渌水波光粼粼,突显了自然的清新与优雅。接着提到“画柱千年尝有鹤”,将历史与自然结合,表现出这一地点的悠久和文化底蕴。
而“垂杨三月未闻莺”则通过对比,暗示春天的迟到与对自然生机的渴望。诗人通过“行乐过清明”讲述人们的欢乐时光,进一步描绘出南北岸的热闹场景。最后,诗人邀请友人共饮美酒,搭配夜晚的灯光,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带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表现了文人闲适且高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南徐”指的是哪一地区?
诗中提到的“清明”主要是什么节日?
诗中“舣舟”是什么意思?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