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定风波(六·多景楼)》

时间: 2025-04-26 03:29:12

诗句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

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

天际几重山。

莺啼处,人倚画阑干。

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

花满过江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12

原文展示:

定风波(六·多景楼)
作者: 仲殊 〔宋代〕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
京口万家寒食日,
淮南千里夕阳天。
天际几重山。
莺啼处,人倚画阑干。
西寨烟深晴后色,
东风春减夜来寒。
花满过江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徐地区的美丽景色,楼前风景如画。京口在寒食节这一天,万家灯火熙熙攘攘;而淮南的夕阳下,千里江天一片辉煌。远处,山峦重叠,莺鸟在啼鸣,诗人倚靠在画栏上。西边的寨子,在晴天之后,烟雾弥漫,显得深邃;而东方的春风,带来了夜晚的寒意。最后,诗人描绘了满载花香的船只,缓缓过江。

注释:

字词注释

  • 南徐:指的是江南地区,风景秀丽的地方。
  • 寒食日:指的是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祭祀祖先的日子。
  • 夕阳天:指的是夕阳西下时的天空景色。
  • 莺啼:黄莺啼叫,表示春天的生机。
  • 画阑干:栏杆上绘制的图案,诗人倚靠的地方。
  • 西寨:指西边的村寨。
  • 东风:春天的风,常象征温暖。
  • 花满过江船:指装满花的船只,寓意春天的繁花似锦。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为了纪念介之推,后形成祭祖的风俗。
  • 莺啼: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生机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殊,字希仁,号白云,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江南的秀美风光,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徐多景楼,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诗中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节日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定风波(六·多景楼)》是一幅生动的江南风景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南徐的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四句描绘南徐的自然风光,后四句则通过对人和景的结合,渲染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开篇“南徐好,多景在楼前”,简洁而有力,直接引入主题,展现了南徐的美丽风光。接下来的“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则以节日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展现了节日氛围的热闹与自然景色的壮丽,营造出一种温馨的画面。天际的山峦和莺啼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表达出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渗透着一种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生活的感悟,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艺术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简洁明了,点出南徐的美。
  2. 京口万家寒食日:描绘节日的热闹,设定了时间背景。
  3. 淮南千里夕阳天:展现广阔的自然景色,给人以开阔之感。
  4. 天际几重山:通过“几重山”引入远景,增强了空间感。
  5. 莺啼处,人倚画阑干:人景结合,渲染出悠闲的生活气息。
  6. 西寨烟深晴后色:描写雨后晴天的美丽,富有层次感。
  7. 东风春减夜来寒:通过自然现象反映出季节交替的微妙变化。
  8. 花满过江船:用意象点缀,表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夕阳天”将自然景象形象化。
  • 对仗:如“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莺啼”,使生物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南徐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春天的赞美,渗透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徐:象征江南的美丽与繁华。
  • 寒食日:代表传统文化与节日的温情。
  • 夕阳: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 莺啼:春天的代表,生机与希望的象征。
  • :生命力与美的象征,传达春天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中的“多景”指的是什么?

    • A. 人物
    • B. 风景
    • C. 事件
    • D. 动物
  2. 京口万家寒食日中的“寒食日”是指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清明节
    • C. 端午节
    • D. 春节
  3. 莺啼处,人倚画阑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悠闲
    • C. 激动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描绘春天的江南美景。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白居易的作品,展现早春的生机。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本诗的对比:
    • 相同点: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诗人情感。
    • 不同点:《春望》多了对战乱的忧虑,而《定风波》则以宁静、和谐为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仲殊诗文集》

相关查询

题廉泉 海棠落尽叶间犹见数花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 海棠一夜为风吹尽三首 沁园春(寿贾丞相) 题杨妃出浴图 题朱氏梅芳书院 丁巳春言事四归和朱子云赐诗韵 题严子陵钓台 道中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梯陟 弋字旁的字 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余暇 十方常住 囚牛好音 锋镝之苦 使绊儿 乙字旁的字 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遣将征兵 肺肝如见 水字旁的字 一以当十 人面狗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