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12
定风波(六·多景楼)
作者: 仲殊 〔宋代〕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
京口万家寒食日,
淮南千里夕阳天。
天际几重山。
莺啼处,人倚画阑干。
西寨烟深晴后色,
东风春减夜来寒。
花满过江船。
这首诗描绘了南徐地区的美丽景色,楼前风景如画。京口在寒食节这一天,万家灯火熙熙攘攘;而淮南的夕阳下,千里江天一片辉煌。远处,山峦重叠,莺鸟在啼鸣,诗人倚靠在画栏上。西边的寨子,在晴天之后,烟雾弥漫,显得深邃;而东方的春风,带来了夜晚的寒意。最后,诗人描绘了满载花香的船只,缓缓过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仲殊,字希仁,号白云,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江南的秀美风光,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徐多景楼,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诗中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节日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和谐。
《定风波(六·多景楼)》是一幅生动的江南风景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南徐的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四句描绘南徐的自然风光,后四句则通过对人和景的结合,渲染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开篇“南徐好,多景在楼前”,简洁而有力,直接引入主题,展现了南徐的美丽风光。接下来的“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则以节日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展现了节日氛围的热闹与自然景色的壮丽,营造出一种温馨的画面。天际的山峦和莺啼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表达出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渗透着一种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生活的感悟,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艺术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南徐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春天的赞美,渗透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中的“多景”指的是什么?
京口万家寒食日中的“寒食日”是指哪个节日?
莺啼处,人倚画阑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