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4:39
腊中感春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小雨湿红蕤,轻飔动碧池。
东君送消息,预作探春诗。
在腊月的小雨中,红色的花瓣被湿润了,轻柔的风吹动了碧绿的池水。东风送来了春天的消息,我提前写下了探春的诗篇。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春夏秋冬的变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腊月,正值冬季的尾声,诗人通过描写小雨和春风,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欣喜。腊月是中国农历的最后一个月份,预示着新的开始,诗人以此为契机,抒发对春的向往。
《腊中感春》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小雨湿红蕤”描绘出冬末春初的气候特征。细雨滋润了花蕾,预示着春天的生命力即将复苏。接着,诗人用“轻飔动碧池”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轻柔的风不仅吹动了池水,也仿佛在唤醒沉睡中的大地。
“东君送消息”则引入了春天的象征,诗人通过东风的到来,感受到春的气息,心中不禁涌起创作的冲动,想要提前表达对春天的赞美。这种情感在“预作探春诗”中得到了升华,诗人不仅在期待春天的到来,更是在以诗歌的形式记录这一瞬间的美好。
整首诗简短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蕴含着对生命、自然变化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来临,表达了人们对新生命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小雨湿红蕤”中的“小雨”指的是什么季节的雨?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东君”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诗人提前创作“探春诗”是因为什么?
A. 春天已经到来
B. 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C. 想要记录冬天
D. 没有其他事情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