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诗绝句十七首》

时间: 2025-05-04 00:32:20

诗句

茸茸翦熟丝,雨染燕脂晕。

满树敛黄昏,槿花无此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2:20

原文展示:

茸茸翦熟丝,雨染燕脂晕。满树敛黄昏,槿花无此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柔软的丝绸般的细草,沾染了雨水后如同燕脂般的红晕;满树的花朵在黄昏的光影中收拢,然而槿花却没有这种迷人的色彩。

注释:

  • 茸茸:形容柔软细腻的样子。
  • 翦熟丝:指细草如丝般柔软,修剪得当。
  • 雨染:形容雨水的滋润和影响。
  • 燕脂:指燕子的红色脂粉,比喻色彩艳丽。
  • 敛黄昏:指在黄昏时分,树上花朵渐渐收拢。
  • 槿花:即木槿,花色较单一,诗中用来与其他花朵比较。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槿花”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象征短暂和无常,反映出自然之美的脆弱和生命的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梅尧臣生活在南宋时期,那是一个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他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展现出自己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歌鉴赏:

《杂诗绝句十七首》中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开头两句“茸茸翦熟丝,雨染燕脂晕”描绘了细草在雨水中显得更加柔美,色彩也因雨水而变得绚丽,呈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而后两句“满树敛黄昏,槿花无此分”则通过对比,表现出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短暂性,槿花在此显得单调与平淡,仿佛象征着生命中的遗憾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茸茸翦熟丝:描绘细草如丝般轻柔,象征生命的柔弱与美好。
  2. 雨染燕脂晕:雨水滋润了草木,像燕子的脂粉一样使其娇艳,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3. 满树敛黄昏:黄昏时分,树上的花朵似乎在收拢,暗示时间的流逝。
  4. 槿花无此分:槿花缺乏其他花朵的色彩和生机,表现出生命的单调与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草比作丝,燕脂比作雨水的色彩,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对比:槿花与其他花朵的对比,突显其单调,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现出那种淡泊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茸茸:象征柔美、轻盈的生命。
  • 燕脂:象征艳丽、短暂的美。
  • 满树:象征丰盈与繁盛。
  • 槿花:象征单调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茸茸翦熟丝”中的“茸茸”形容的是哪种状态?

    • A. 硬朗
    • B. 柔软
    • C. 干枯
    • D. 粗糙
  2. “雨染燕脂晕”中的“燕脂”指的是什么?

    • A. 燕子的脂肪
    • B. 燕子的羽毛
    • C. 燕子的红色脂粉
    • D. 燕子的巢
  3. 整首诗中,槿花的作用是什么?

    • A. 表现生命的繁荣
    • B. 突出生命的短暂与单调
    • C. 赞美自然的美好
    • D. 象征爱情的美丽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在“春望”中表现出对国家战乱的忧虑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而梅尧臣则着重于自然的描绘和生命的无常,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同萧山陈长官县楼登望 白艾原客 客行 送姚舒下第游蜀 新安殷明府家乐方响 游竹林寺 送朱二十赴涟水 桐庐江阁 胡中丞早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谷字旁的字 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涯量 英操 佃渔 蟠木朽株 爷羹娘饭 五色挂钱 打旋磨儿 立刀旁的字 金结尾的成语 飠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包含酵的词语有哪些 连序 遇事生波 惺惺相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