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18
对食书媿
作者:陆游
连年宽水旱,天若相悬车。
麤有芋魁豆,并忘熊掌鱼。
先生饭不足,贤者食无余。
老我知何幸,晨盘厌美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贫困状况的感慨。连年水灾和干旱,仿佛天上悬挂着车轮一样。虽然有些粗糙的食物如芋头、豆子,却连熊掌和鱼也忘记了。读书人饭量不足,贤者的食物也不够。作为年老之人,我又有什么幸运呢,早晨的餐盘却对美味的蔬菜感到厌倦。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风格豪放、清新,作品多反映其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宋朝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陆游虽身为士人,但也感受到时代的苦闷与无奈,因此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
陆游的《对食书媿》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艰难和自身的困惑。诗中通过对食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诗的开头用“连年宽水旱”直接引入主题,描绘出当时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接着用“天若相悬车”生动地表现出人们的绝望。这种形象的比喻不仅让人感受到天灾的严重,也暗示了人们对生活的重重压力。随后,诗人提到自己日常饮食的粗糙,从“芋魁豆”到“熊掌鱼”的对比,反映了贫富差距和对美食的渴望。最后,诗人提出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自己却也感到厌倦,这种情感传达出一种无奈而又深刻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把天灾比作“相悬车”,形象生动;通过“熊掌鱼”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生存的艰难。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与自我感慨,揭示了人们在逆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熊掌鱼”象征什么?
A. 美味的食物
B. 贫困的象征
C. 自然灾害
D. 传统文化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田园风光
B. 对生活困境的反思
C. 爱国情怀
D. 青春岁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对食书媿》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反映出时代背景下的困境与无奈。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生命感受,而杜甫则通过更广泛的社会背景描绘出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