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2:1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12:53
贵客钩帘看御街,
市中珍品一。
帘前花架无行路,
不得金钱不肯回。
尊贵的客人钩起帘子观看御街,
市中珍奇的物品一应俱全。
帘前的花架旁没有行人经过,
没有金钱就不愿意回头。
此诗提及的“御街”常与皇权、繁华的市井生活相关联,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诗中的“贵客”与“珍品”则反映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权贵身份的向往。
姜夔(约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词人,擅长词、诗,尤以词名重于时。他的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观灯口号”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繁荣、经济发展之时,灯会成为人们重要的文化活动。姜夔在此背景下,通过观察市井生活,表达了对繁华的感慨与对物质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繁华的市集景象。诗中“贵客钩帘看御街”开篇便设定了尊贵的身份,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市中珍品一”来强调市场的繁荣与物资的丰富,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富庶。诗的最后两句则在繁华中透出一丝冷清与失落,尤其是“帘前花架无行路”,让人感受到一抹孤独和无奈,似乎在暗示即便物质丰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显得稀缺。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深入探讨了繁华背后的孤独感,反映了社会心理的复杂性。
贵客钩帘看御街:
市中珍品一:
帘前花架无行路:
不得金钱不肯回: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繁华背后的孤独感的探讨。诗人通过描绘市集的富裕与冷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贵客钩帘看御街”中“贵客”意指:
A. 平民
B. 身份尊贵的人
C. 商人
D. 游客
“帘前花架无行路”表达的情感是:
A. 热闹
B. 孤独
C. 欢乐
D. 失落
该诗的主题主要是探讨:
A. 物质的丰富
B. 权力的象征
C. 繁华与孤独
D. 自然的美丽
姜夔《观灯口号》与苏轼《水调歌头》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