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戊午春帖子》

时间: 2025-04-25 09:07:59

诗句

晴窗日日拟雕虫,惆怅明时不易逢。

二十五弦人不识,淡黄杨柳舞春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07:59

原文展示:

戊午春帖子
作者:姜夔 〔宋代〕

晴窗日日拟雕虫,惆怅明时不易逢。
二十五弦人不识,淡黄杨柳舞春风。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明媚的窗前,日复一日地琢磨着细致的诗文,却感到惆怅,因为这样的良辰美景难得相逢。二十五根弦的琴声无人识得,只有那淡黄的杨柳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注释:

字词注释:

  1. 雕虫:指精细的诗文,含有雕刻虫子之意,形容细致的工艺。
  2. 惆怅:心中感到忧伤与失落。
  3. 明时:指美好的时光或良辰。
  4. 二十五弦:指古琴,通常有二十五根弦。
  5. 淡黄:形容颜色,指春天的杨柳刚发芽,颜色柔和。
  6. 舞春风:形容杨柳在春风中摇曳的情景。

典故解析:

  • 二十五弦:在古代,琴的弦数和其所能发出的音色密切相关,二十五弦琴在古典音乐中被视为一种高雅的乐器,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著名词人,擅长词作,尤以“词中之词”著称。他的作品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姜夔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国破家亡,诗中流露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戊午春帖子》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开篇“晴窗日日拟雕虫”,字面上看似在描述日常生活的平淡,实则隐含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时光在阳光下流逝,日复一日的创作仿佛在雕刻着生命的细节,但这种细致的追求却与内心的孤独相伴。

“惆怅明时不易逢”一句,更是点明了主题,诗人感叹良辰美景难得,而自己却在此时感到孤独和失落。接着的“二十五弦人不识”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尽管他拥有音乐的才华,然而却无人识得,似乎在呼唤对自己艺术的认可。最后一句“淡黄杨柳舞春风”则带来了一丝生动的景象,杨柳随风摇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暗示虽然时光短暂,但依然有美好存在。

整首诗中,姜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情感变化,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窗日日拟雕虫:在阳光明媚的窗前,每天都在思索精致的诗文。
  2. 惆怅明时不易逢:感到惆怅,因为这样的美好时光不容易相遇。
  3. 二十五弦人不识:二十五弦的琴声无人能懂。
  4. 淡黄杨柳舞春风:淡黄色的杨柳在春风中轻盈摇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文比作“雕虫”,形象生动。
  • 拟人:杨柳似乎在“舞”,强调春天的生机。
  • 对仗:诗句之间有着工整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孤独的感慨,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对认可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晴窗:象征明亮的心情和清澈的思考。
  2. 雕虫:代表着艺术创作的细致与艰辛。
  3. 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晴窗:象征着希望与思考的空间。
  • 雕虫:暗示文人对精致艺术的追求及其孤独感。
  • 杨柳:代表生命的延续与春天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孤独感? A. 明时
    B. 杨柳
    C. 雕虫
    D. 春风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__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对/错)

答案:

  1. C
  2. 二十五弦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姜夔:两位词人都在作品中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李清照的词更多关注个人情感,而姜夔则更注重自然意象与创作心境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荫秀亭 送郑侍御坐失仪外补 游普定寺次方伯周子建韵 种竹 镇东楼同陈司马饮 即事 出自蓟北门行 中妇织流黄 骢马驱 长相思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字旁的字 刘项 引盗入闼 双眉不展 包含钉的成语 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泼口 孤帐 文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坏车杀马 包含鹜的成语 龝字旁的字 大仁大义 斤斤较量 执一而论 弓字旁的字 斗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