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0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07:59
戊午春帖子
作者:姜夔 〔宋代〕
晴窗日日拟雕虫,惆怅明时不易逢。
二十五弦人不识,淡黄杨柳舞春风。
在阳光明媚的窗前,日复一日地琢磨着细致的诗文,却感到惆怅,因为这样的良辰美景难得相逢。二十五根弦的琴声无人识得,只有那淡黄的杨柳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著名词人,擅长词作,尤以“词中之词”著称。他的作品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姜夔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国破家亡,诗中流露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戊午春帖子》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开篇“晴窗日日拟雕虫”,字面上看似在描述日常生活的平淡,实则隐含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时光在阳光下流逝,日复一日的创作仿佛在雕刻着生命的细节,但这种细致的追求却与内心的孤独相伴。
“惆怅明时不易逢”一句,更是点明了主题,诗人感叹良辰美景难得,而自己却在此时感到孤独和失落。接着的“二十五弦人不识”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尽管他拥有音乐的才华,然而却无人识得,似乎在呼唤对自己艺术的认可。最后一句“淡黄杨柳舞春风”则带来了一丝生动的景象,杨柳随风摇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暗示虽然时光短暂,但依然有美好存在。
整首诗中,姜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情感变化,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孤独的感慨,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对认可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的赞美。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孤独感?
A. 明时
B. 杨柳
C. 雕虫
D. 春风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__。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