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5:43
黔中岁暮漫兴
作者: 许虬 〔清代〕
紫电飞驰尽锦袍,
悲风猎猎下城壕。
夜闻北里歌声合,
晓望南云杀气高。
岂有功名如绛灌,
独尊刀笔到萧曹。
长安只在青天上,
莫忆春明露井桃。
在这寒冷的岁末,紫色的闪电般的马匹飞驰而过,披着华丽的锦袍。悲伤的风呼啸着,吹拂着城外的壕沟。夜里,我听见北边传来的歌声,声音交织在一起;晨曦中,我望向南方,云层中透出一股杀气。难道有谁能将功名比作绛红的灌木?唯有手握刀笔的人才能达到那样的境地。长安的繁华只在青天之上,不必再怀念春天的明媚和井边的桃花。
作者介绍
许虬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兼具历史感与人文关怀。许虬在诗歌创作中重视情感与意境的结合,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岁暮时分,正值年末,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人生、功名的思考与感慨。
《黔中岁暮漫兴》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功名的无奈。在开篇,诗人以“紫电飞驰尽锦袍”描绘了飞速而来的骑士,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快速,接着“悲风猎猎下城壕”,则引入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似乎暗示着生活中的艰辛。随着夜晚的降临,诗人听到北里传来的歌声,展现出一种温暖的人际关系,但随之而来的“晓望南云杀气高”,则反映了现实的残酷与冲突。
诗中的“岂有功名如绛灌”,表达了对功名的思考,似乎在质疑功名的价值。而“独尊刀笔到萧曹”,则提示了文人通过才华获得的地位,暗含对文人生活的肯定与羡慕。最后的“长安只在青天上”,则是对繁华的怀念,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细腻描绘,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与人生价值的思考,发人深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功名的质疑,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紫电”指的是什么?
A. 武器
B. 速度与飞驰的马
C. 颜色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劝诫自己什么?
A. 怀念过去的繁华
B. 不要再记挂春天的桃花
C. 努力追求功名
诗歌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乡村
B. 繁华与权力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深入理解《黔中岁暮漫兴》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