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43
《折杨柳歌》
作者: 许虬 〔清代〕
居辽四十年,生儿十岁许。
偶听故乡音,问爷此何语。
在辽东生活了四十年,生了一个十岁的儿子。
偶然听到故乡的语言,问父亲这是什么话。
这首诗没有特别复杂的典故,但“故乡音”常常用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与亲切感,反映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家乡的眷恋。
作者介绍:许虬,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诗作撰写于清代,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游子思乡情感的普遍认同。
《折杨柳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作者在辽东生活了四十年,已经对这里的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内心深处始终挂念着故乡。十岁的儿子正处于懵懂的年纪,虽然生活在辽东,却不知故乡的语言,这不仅是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偶听故乡音”的描写,表现了游子在异乡时刻关注着来自故乡的讯息,这种情感让人感同身受,生动地反映了游子对于家乡的依恋和对亲情的渴望。
通过简短的诗句,许虬将复杂的情感浓缩为几行文字,体现了他高超的诗歌技巧。诗人以“问爷此何语”作结,既是对父亲的询问,也是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反思,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陌生感与归属感的矛盾,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作者生活在哪个地区?
A. 辽东
B. 江南
C. 西北
D. 北方
诗中提到的儿子多大?
A. 五岁
B. 十岁
C. 十二岁
D. 十五岁
诗中“问爷此何语”的意思是?
A. 询问父亲的名字
B. 询问父亲的职业
C. 询问故乡的语言
D. 询问父亲的年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全面理解《折杨柳歌》的情感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