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洞霄宫》

时间: 2025-05-09 02:19:06

诗句

石坛风冷露华凝,群玉峥嵘簇画屏。

水赤久传丹作井,山高时借翠为庭。

鹤迎仙驭迷三岛,云入洞天朝百灵。

回首武陵归去路,碧桃零落晚峰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9:06

原文展示:

游洞霄宫
——潘良正 〔宋代〕

石坛风冷露华凝,
群玉峥嵘簇画屏。
水赤久传丹作井,
山高时借翠为庭。
鹤迎仙驭迷三岛,
云入洞天朝百灵。
回首武陵归去路,
碧桃零落晚峰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洞霄宫的美丽景致:石坛上风吹得清冷,露水凝结如华光,群山耸立如画屏。那水面红如丹砂,传说是用来做井的,山高时常借着翠绿的树木作为庭院。白鹤迎接着仙人的车驾,迷人的三岛云雾缭绕,进入洞天的云彩中迎接百灵鸟。回首武陵的归去之路,碧桃花已经凋落,晚峰显得青翠欲滴。

注释:

  • 石坛:指山石筑成的平台,象征着高洁。
  • 露华凝:露水凝结,形容清晨的宁静。
  • 群玉峥嵘:指群山如玉般峻峭,形象生动。
  • 水赤:水面红色,可能是指水中有矿物质。
  • 丹作井:传说中的神仙之井。
  • 鹤迎仙驭:鹤代表长寿,迎接仙人的车驾。
  • 迷三岛:指隐秘的三座仙岛,象征着神秘与美好。
  • 云入洞天:形容洞天的美丽,云雾缭绕。
  • 武陵:典出《桃花源记》,象征世外桃源的归去之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良正,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追求自然与心灵和谐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游洞霄宫》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洞霄宫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境界。开头两句“石坛风冷露华凝”便以清冷的风和凝结的露水勾勒出一个清晨的景象,象征着纯净与宁静。而“群玉峥嵘簇画屏”则将山的高峻美丽生动地呈现出来,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水赤久传丹作井”和“山高时借翠为庭”,深化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传达出诗人对洞霄宫的崇敬与向往。诗中的“鹤迎仙驭迷三岛”,通过神话元素的引入,赋予了诗歌更加深邃的意境,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仙境。

最后两句“回首武陵归去路,碧桃零落晚峰青”不仅是对美好景象的怀念,也暗含了对人生的感慨。武陵的归去之路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寻,而“碧桃零落”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种融合了自然与哲理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伤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理想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坛风冷露华凝:描写清晨的寒风与凝结的露水,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群玉峥嵘簇画屏:描绘高耸的山峦如同玉石一般,形成美丽的画面。
  3. 水赤久传丹作井:水面呈红色,象征着神秘的传说。
  4. 山高时借翠为庭:山的高大与翠绿的树木形成自然的庭院。
  5. 鹤迎仙驭迷三岛:鹤迎接仙人,三岛隐秘而美丽。
  6. 云入洞天朝百灵:云彩环绕着洞天,迎接百灵鸟的到来。
  7. 回首武陵归去路:回望故乡的归路,带有思乡之情。
  8. 碧桃零落晚峰青:碧桃花落,山峰在晚霞中显得青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群山比作玉石,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拟人:鹤迎接仙驭,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水赤久传丹作井”与“山高时借翠为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洞霄宫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坛:象征高洁与清静。
  • 露华:代表清新与纯洁。
  • 群玉:象征高耸与美丽。
  • 水赤:寓意神秘。
  • :象征长寿与仙人。
  • 武陵:象征理想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坛风冷露华凝”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热闹的集市
    • B. 清晨的宁静
    • C. 雨夜的烦躁
    • D. 黄昏的景色
  2. “鹤迎仙驭”的“仙驭”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神仙
    • C. 小鸟
    • D. 普通人
  3. 诗中提到的“武陵”象征什么?

    • A. 世俗的烦恼
    • B. 理想生活的归宿
    • C. 远方的旅行
    • D. 雾霭的山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游洞霄宫》《桃花源记》:两者都描绘了理想中的自然景色,前者更偏重于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后者则强调人们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与追求。两者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前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后者则通过叙述和寓言的形式传递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极相思令/极相思 长相思令 武陵道中 和盛君王屋题壁韵 其四 和盛君王屋题壁韵 其三 和盛君王屋题壁韵 其二 和盛君王屋题壁韵 其一 林虑署后惠德楼西眺黄华山 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 其七 扶桑亭 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 其六 啸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颠仆流离 身败名隳 谷字旁的字 一索成男 閠字旁的字 土偶 青逵 乙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猷为 朝兢夕惕 百废备举 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包含坏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