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6:40
蟂矶耸拔大江东,枭能害人时所恶。 或谓水沃石上来,以浇易蟂本无据。 前对三山削遥翠,左望邑庐如栉布。 政和观额颁宁渊,青墩月出寒沙暮。 仙屋周遭二十间,常容苦行挂单住。 于湖题字迹已湮,拍矶只有风涛怒。 下观转经送轮藏,若徒自希檀施顾。 饱饮临江望此矶,此水终身不曾渡。 青鞋寻胜亦痛快,斜阳迅如箭锋度。 蒲帆挂起只瞬息,顷刻便舣芜湖步。 破舟可弃迹可安,邑桥官店暂寻寓。 酾酒叹歌谢江灵,高眺月江足诗句。
蟂矶耸立于大江东岸,高耸入云,像枭鸟一样,常常会伤害人们所厌恶的事物。有人说水从石上流淌而来,浇灌蟂矶其实没有什么根据。眼前面对远方的三山,像是削平的青翠,左边望去,村庄和庐舍宛如梳子般排布整齐。政和观的匾额高悬在宁渊之上,青色的墩石在寒沙的傍晚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幽。仙屋周围有二十间,常常容纳修行的人来此挂单居住。在湖边题写的字迹早已模糊,拍打着蟂矶的只有风涛怒吼。低头观望转经送轮的藏经阁,仿佛是在徒然地渴望施舍的光顾。我畅饮于江边,望着这座矶,此水我终身未曾渡过。穿着青鞋寻求美景也是一种快意,斜阳如箭般迅速穿过。蒲帆一挂起,瞬息之间便停靠了芜湖的岸边。破舟可以抛弃,留下的痕迹可以安放,村中的桥和官店暂时可以寻求栖息。举杯高歌,感叹江灵,远眺月下江流,诗句在心中满溢。
董嗣杲,字仲明,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结合了个人的游历与对宗教的思考。
《蟂矶》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蟂矶的雄伟与大江的浩瀚。诗的开头就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宏伟的画面,蟂矶高耸,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诗人通过对周遭景物的细致观察,勾勒出三山的遥远、村庄的整齐,更通过月光下的青墩和寒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抒发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此水终身不曾渡”一句,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暗示着他对未知的渴望和对现状的满足。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内涵。
整首诗围绕自然景观展开,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深刻关系。
蟂矶位于哪条河流的东岸?
诗人用什么比喻描绘了凶恶的事物?
“此水终身不曾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