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2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27:14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 其三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䰒松睡起揽诗编,
信手翻来诵数篇。
忽有篙声仍绝叫,
隔篷知是上滩船。
全诗翻译:
在清晨的松林中睡醒,随手拿起诗集翻看,
信手翻来吟诵了数篇佳作。
突然听到远处篙声,似乎传来了悠远的叫声,
透过船篷知道是上滩的船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诗人清晨的静谧与自然的交融,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诗人游历河边村庄之时,经历了清晨的雨后,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杨万里的《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 其三》是一首描写清晨乡村景象的诗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开头“䰒松睡起揽诗编”,诗人描述自己在松林中醒来,象征着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揽”字暗示了诗人与诗歌的亲密关系,似乎诗歌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信手翻来诵数篇”,更是表现了诗人随性而为的态度,诗歌让他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愉悦。此时,诗人被篙声打断,突显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处。诗中的“忽有篙声仍绝叫”,勾勒出一种宁静中带有生动气息的场景,突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
最后一句“隔篷知是上滩船”,则是诗人通过声音的想象,将远处的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远近结合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诗歌的执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诗歌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种环境中醒来?
A. 山顶
B. 松林
C. 河边
诗中提到的“篙声”对应哪个意象?
A. 宁静
B. 生活的动态
C. 诗歌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A. 忧愁
B. 随性与宁静
C. 急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