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李制干季允擢第皈蜀》

时间: 2025-05-02 13:08:34

诗句

玉立长身太史公,诸郎个个有家风。

高文大册傅书种,怨句愁吟恼化工。

鸿鴈双衔月宫桂,鵷雏独恋蜀山桐。

何如天网笼云表,三凤都皈上苑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8:34

原文展示

送李制干季允擢第皈蜀
作者:杨万里 〔宋代〕

玉立长身太史公,
诸郎个个有家风。
高文大册傅书种,
怨句愁吟恼化工。
鸿鴈双衔月宫桂,
鵷雏独恋蜀山桐。
何如天网笼云表,
三凤都皈上苑中。


白话文翻译

送别李制干,季允考取了功名,返回蜀地。
高大挺拔仿佛太史公,
每个年轻人都有良好的家风。
高文大册上记载着书香世家,
怨恨的诗句与愁苦的吟唱让人烦恼。
鸿雁双双衔着月宫的桂花,
而那只鵷雏却独恋蜀山的梧桐。
不如让天网笼罩在云端,
三只凤凰都归于上苑之中。


注释

  • 玉立长身:比喻身材高大、形态优雅。
  • 太史公:指司马迁,汉代史学家,著有《史记》。
  • 诸郎:指年轻人,通常指有志之士。
  • 傅书种:指书籍的传承与文化的积淀。
  • 怨句愁吟:指诗歌中表现的怨恨与忧愁。
  • 鸿鴈:指大雁,象征远行与归来。
  • 蜀山桐:蜀地的特有植物,象征对故土的眷恋。
  • 天网:比喻天意或命运的安排。
  • 三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制干考取功名后送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贺与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归属感。诗中以太史公和鸿雁为引,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送李制干季允擢第皈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传达了对朋友的祝贺与对家乡的思念。开篇的“玉立长身太史公”,以太史公的高大形象比喻李制干的出众,展现了诗人对其才华的认可与赞赏。接下来,提到“诸郎个个有家风”,则引出了对年轻一代优秀品德的期待。

诗中“高文大册傅书种”一句,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表达了对知识与学问的崇敬。而“怨句愁吟恼化工”则折射出内心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

在描绘自然意象时,诗人用“鸿鴈双衔月宫桂”,“鵷雏独恋蜀山桐”描绘了友人对故土的眷恋。鸿雁象征远行,而蜀山的桐树则是对故乡的热爱与归属感的体现。最后一句“何如天网笼云表,三凤都皈上苑中”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友人能够在理想的境地中安居乐业。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杨万里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立长身太史公:开篇以太史公的高大形象映衬李制干的才华,寓意其出众。
  2. 诸郎个个有家风:强调年轻人应继承良好的家风,承载家族的传统与美德。
  3. 高文大册傅书种: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书籍的传承是文人应有的责任。
  4. 怨句愁吟恼化工:表达对人生苦恼的感慨,艺术创作中往往蕴含着复杂的情感。
  5. 鸿鴈双衔月宫桂:使用自然意象,象征高远的志向与归属感。
  6. 鵷雏独恋蜀山桐:强调对故乡的眷恋,体现归属感。
  7. 何如天网笼云表: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希望友人能在理想的状态中生活。
  8. 三凤都皈上苑中: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意象等多种修辞手法。比如“鸿鴈双衔”与“鵷雏独恋”的对比展示了离别时的情感冲突,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送别与祝贺的主题,展现了对友人的期许与对故土的思念,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史公:象征学问与品德。
  • 鸿鴈:象征远行与归来。
  • 蜀山桐:象征故乡与归属感。
  • 三凤:象征理想生活与美好愿景。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整体结构,也反映了诗人在不同境遇下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立长身太史公”中的“太史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司马迁
    • B. 孔子
    • C. 屈原
  2. 诗中提到的“鸿鴈”象征什么?

    • A. 归乡
    • B. 离别
    • C. 旅行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战争
    • B. 送别与祝贺
    • C. 自然

答案

  1. A. 司马迁
  2. A. 归乡
  3. B. 送别与祝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白居易《送友人》
  • 李白《送友人入蜀》

诗词对比

  • 杜甫《赠花卿》: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
  • 白居易《送友人》:强调友谊与离别的情感,更加细腻。

这两首诗与杨万里的作品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又各具特色,值得深入对比研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杨万里的创作背景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意难忘 解嘲 意难忘 盆兰为虫所伤,未几复茁。喜赋 意难忘 寄弟妇谢湘洲 意难忘 寄怀诸姊妹 意难忘 美人舞 意难忘 意难忘 哭云林妹 意难忘 自题梅竹双清图 意难忘 寄外 意难忘·蜀道登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数见不鲜 射利沽名 矛字旁的字 七缺 耳目股肱 爻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风行革偃 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包含罹的词语有哪些 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沈首 眼错不见 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浮头滑脑 整正 立言不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