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解舟铜陵,望淮山白云二首》

时间: 2025-05-02 14:21:34

诗句

天惜淮山不惜银,浑银砌起一长城。

淮山里在银城里,半山诸峰越样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1:34

原文展示:

天惜淮山不惜银,浑银砌起一长城。
淮山里在银城里,半山诸峰越样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天在呵护淮山,而不惜用银子来装点它,仿佛用纯银筑起了一道长城。而在淮山的怀抱中,银城的美丽也融入了山中,半山腰的各个山峰显得更加青翠。

注释:

  • 天惜:天在怜惜、呵护。
  • 淮山:指的是淮河沿岸的山脉。
  • 不惜银:不惜花费银子,形容极为珍贵。
  • 浑银:用纯银,形容其洁白光亮。
  • 砌起:修筑、建造。
  • 长城:此处比作高大的山脉。
  • 半山诸峰:半山腰的各个山峰。
  • 越样青:显得特别青翠。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长城”一词在古典文学中常用以比拟高大的山脉或防御设施,象征着坚固和雄伟的自然风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深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他在淮河流域游历时,感受到了淮山的壮丽景色,因而写下了这首诗。此时的社会背景是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较为稳定,文化艺术得以繁荣发展,诗人更多地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淮山的壮美与银城的辉煌,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诗的开头通过“天惜淮山不惜银”的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珍贵,仿佛在说,天对淮山的爱惜,远胜于人类所能用金银堆砌的壮丽。接着,通过“浑银砌起一长城”的比喻,将淮山比作一座用银子筑成的长城,形成了一个梦幻般的意象,既夸张又诗意,展现了淮山的雄伟。最后一句“半山诸峰越样青”,则通过色彩的对比,突出山峰的生机与活力,使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富有音乐感,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惜淮山不惜银:天对淮山的爱惜远超人类对银子的追求,暗示自然的价值。
  2. 浑银砌起一长城:将淮山比作用纯银筑成的长城,展现了其壮观与美丽。
  3. 淮山里在银城里:淮山与银城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4. 半山诸峰越样青:半山腰的山峰色彩更加鲜艳,生机勃勃,体现了自然的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淮山比作用银子筑成的长城,形象生动。
  • 对仗:如“天惜…不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浑银”来表现淮山的美丽,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淮山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珍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山: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静谧。
  • :象征着财富与美丽,代表人类的创造。
  • 长城:象征着坚固与防御,暗含人类的智慧与努力。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自然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城”是用什么材料筑成的?

    • A. 石头
    • B. 银
    • C. 木头
  2. 诗人对淮山的态度是?

    • A. 冷漠
    • B. 爱惜
    • C. 忽视
  3. “半山诸峰越样青”中“青”指的是什么?

    • A. 颜色
    • B. 年龄
    • C. 情绪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真实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两者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对山水的热爱。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秋风 闻子规 渔笛 长信宫落花 鹧鸪 古镜 送陈自立游古田 送友人流西凉 行次海上 梅城夜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扬 立字旁的字 攀藤附葛 一字旁的字 极量 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擘的词语有哪些 惊慌失色 年事已高 包含施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孱懦 洋历 儗不于伦 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哲人其萎 妗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