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6:31
狐裘赊去止三金,大海投鱼两岁沈。鹰马趁风嫌未急,檐阶负日苦长阴。歌闻未必如金石,肘见真应捉领襟。犹喜雪宵看信国,发冲冠顶汗淋淋。
狐裘的价格已经高到三两黄金,大海投放捕鱼的结果却沉寂了两年。鹰与马在风中飞驰,却觉得还不够急迫,屋檐下的阳光也让人感到漫长的阴影。歌声传来未必像金石那样坚固,肘间的真情应当紧紧抓住衣襟。即使如此,我还是喜欢在雪夜中观看信国的景象,头发冲天,汗水淋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鹰马趁风”可理解为追求机遇,反映出对时间和机会的珍惜。“雪宵”则常与清幽、宁静的意境相关,象征一种高洁的情操。
作者介绍: 徐渭(1521年-1593年),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及书法家。他的诗风独特,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狐裘》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狐裘》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狐裘的描写,隐喻了奢华生活背后的无奈与空虚。诗的开头以“狐裘赊去止三金”引入,直接指出了物质的昂贵,却又是“投鱼两岁沈”,揭示了生活的无常与不如意。接下来,诗中对“鹰马”的描绘,体现了追求与机遇之间的紧张关系,既表现了对时间的珍惜,也暗示了一种焦虑。更为深刻的是,诗人在“歌闻未必如金石”中,反思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强调了情感的真实与珍贵。结尾的“犹喜雪宵”则转向一种个人情感的宣泄,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奢华的狐裘与沉寂的现实,反映了作者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传达出在困顿中仍然保持向往美好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狐裘赊去止三金”中“赊”的意思是:
A. 借用
B. 负担
C. 欠下
D. 固定
诗中提到的“鹰马”象征:
A. 财富
B. 机遇与力量
C. 友谊
D. 自然
诗人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A. 悲观
B. 乐观向上
C. 冷漠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