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5:36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
中秋的时候常常多雨,酒杯常常是狼藉满地而去。今晚云层散开,应该告诉你嫦娥得以归来。不知道在云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清光与我们相会。笛声在高楼上传来,声响透彻到摩天大楼的顶端。
“姮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人物,传说她因吞下不死药而飞升到月宫,成为月亮女神。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思念。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浙江兰溪人,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倡导“婉约”风格,作品多以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中秋节,表现了作者在多雨的中秋夜,对嫦娥的思念和对月光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佳节时分的情感。
黄庭坚的《减字木兰花 其八》通过描绘雨夜中秋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月色的渴望和对嫦娥的思念。诗中开篇即提到“中秋多雨”,这句泪雨交织的开头,带来了一种惆怅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中秋节的团圆并不如意。接下来的“今夜云开”,则是一种转机,象征着希望的来临。在这个时候,嫦娥的身影似乎也随之浮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求与向往。
“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这两句则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笛声穿越高楼,直达云霄,仿佛在召唤着那遥不可及的月光与嫦娥。这种音乐的意象增添了诗的韵律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心生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体现了对团圆、嫦娥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且富有层次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春节
B. 中秋
C. 端午
“常是尊罍狼藉去”中的“狼藉”是什么意思?
A. 整洁
B. 杂乱
C. 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黄庭坚的《减字木兰花 其八》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李白更强调思乡之情,而黄庭坚则更注重节日氛围与对嫦娥的向往,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