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浦》

时间: 2025-07-27 16:45:44

诗句

太守俱来此西山,楼观重复半烟间。

高僧置酒林泉处,南浦名区望没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45:44

南浦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原文展示:

太守俱来此西山,楼观重复半烟间。
高僧置酒林泉处,南浦名区望没环。

白话文翻译:

知府一同来到这西山,楼阁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高僧在林间泉水旁置酒作乐,南浦的美景环绕在眼前。

注释:

  • 太守:地方官员,这里指知府。
  • 楼观:指楼阁和观望的地方。
  • 重复:重叠,层层叠叠的意思。
  • 高僧:德高望重的和尚。
  • 置酒:摆设酒宴。
  • 林泉:指树林和泉水,营造出幽静的环境。
  • 南浦:南边的渡口或水边。

典故解析:

“南浦”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宁静和美好的自然环境。这里可能与陶渊明的“桃花源”意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书法技艺而闻名。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任职于某地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大自然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南浦》通过描写西山的美丽景色和高僧的洒脱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开篇提到的“太守”与“西山”暗示了官场生活的现实,而“楼观重复半烟间”则描绘了一个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接着,高僧的“置酒林泉处”则进一步引导读者走入一个宁静的隐逸世界,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在。最后的“南浦名区望没环”则是通过“南浦”这一意象,强调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场景,以及对自然美的眷恋。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宋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守俱来此西山
    • 介绍了场景,说明有官员来到西山,暗示其实并非诗人所向往的生活。
  2. 楼观重复半烟间
    • 描绘出山中楼阁的景象,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3. 高僧置酒林泉处
    • 高僧在自然环境中畅饮,表现出一种超脱与自在的生活方式。
  4. 南浦名区望没环
    • 指南浦的美景如环绕般令人向往,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僧置酒”和“南浦名区”,形成了对称的结构。
  • 比喻:如“楼观重复半烟间”,通过烟雾的描写增强了神秘感。
  • 意象:以“高僧”和“南浦”构建出诗人理想的隐逸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黄庭坚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超脱境界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山:象征高远和幽静。
  • 高僧:代表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 南浦: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守”指的是哪类人物?

    • A. 商人
    • B. 地方官员
    • C. 学者
  2. “南浦”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宁静的自然
    • C. 忙碌的生活
  3.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喧闹
    • B. 宁静
    • C. 复杂

答案:

  1. B. 地方官员
  2. B. 宁静的自然
  3. B.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庭坚的《南浦》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黄庭坚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寂和对自然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黄庭坚相关研究论文

相关查询

汝阴偶书呈一二知己 秋浦会遇 清明连上已 南陌 巨盗 江上送陈翘还无为 江南寒食 江南春 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 合欢芍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态 革旧维新 眩目震耳 熊据虎踤 耂字旁的字 选辟 言字旁的字 地老天昏 气俗 成精作怪 面命耳训 隆道公 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折的成语 羊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