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05:23
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作者:黄庭坚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
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
业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风停了,船帆也放下了,天空与大江显得格外平静。
寺院在白昼中显得宁静,钟声和磬声在寒冷中显得更加清晰。
在这悠闲的日子里,闲逛至寺院,手杖轻轻点在几处房顶上。
与知己相聚,泡茶聊酒,尽享清闲。
携手走到霜木的尽头,透过朱红的栏杆看潮水涌起。
船只经过永正县,飞鸟越过建康城。
伐木的人得到了鸡,煮的羹汤味道鲜美。
香米炊成白玉般的饭,吃饱了却感到愧疚。
在祖宗的祠堂中思念归故乡的快乐,吟诵着夕阳下的余晖。
思念故乡的感觉确实是独自的乐趣,春天的蕨菜逐渐生长繁茂。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与友人游览长芦寺时,体现了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
这首诗描绘了黄庭坚在长芦寺的悠闲时光,展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相聚的珍视。诗的开头以“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引入,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接着,通过描写寺院的安静和钟声的清冷,增添了诗的氛围,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诗中提到与友人“煮茗当酒倾”,不仅仅是饮茶的嬉戏,更是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后面的“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描绘了一种共同欣赏自然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利用。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归属的思考,尤其在最后两句“业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中,诗人通过对夕阳的吟咏,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思念。黄庭坚的诗作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生活琐事与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僧坊”指的是:
A. 酒馆
B. 学校
C. 寺院中的僧人居所
D. 农田
“携手霜木末”中的“霜木”意指:
A. 冬天的树木
B. 被霜覆盖的树木
C. 秋天的落叶
D. 绿色的树木
诗中“煮茗当酒倾”表示:
A. 朋友聚会喝酒
B. 以茶代酒,清雅的饮品
C. 只喝酒不喝茶
D. 不喝酒只喝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次韵伯氏长芦寺下》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