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时间: 2025-04-24 03:05:23

诗句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

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

业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05:23

原文展示

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作者:黄庭坚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
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
业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白话文翻译

风停了,船帆也放下了,天空与大江显得格外平静。
寺院在白昼中显得宁静,钟声和磬声在寒冷中显得更加清晰。
在这悠闲的日子里,闲逛至寺院,手杖轻轻点在几处房顶上。
与知己相聚,泡茶聊酒,尽享清闲。
携手走到霜木的尽头,透过朱红的栏杆看潮水涌起。
船只经过永正县,飞鸟越过建康城。
伐木的人得到了鸡,煮的羹汤味道鲜美。
香米炊成白玉般的饭,吃饱了却感到愧疚。
在祖宗的祠堂中思念归故乡的快乐,吟诵着夕阳下的余晖。
思念故乡的感觉确实是独自的乐趣,春天的蕨菜逐渐生长繁茂。

注释

  • 长芦寺:长芦寺位于今江西省,周围环境优美,适合隐居。
  • 僧坊:寺院中的僧人居所。
  • 钟磬:寺院中用来报时的钟和磬,清冷的声音。
  • 朱栏:红色的栏杆,常见于园林或寺庙的围栏。
  • :船桅,指船上的竖立部分。
  • 薪者:指砍柴的人,得到树木便有鸡。
  • 羹盂:盛汤的器皿。
  • 香秔:香米,指米饭的香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与友人游览长芦寺时,体现了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庭坚在长芦寺的悠闲时光,展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相聚的珍视。诗的开头以“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引入,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接着,通过描写寺院的安静和钟声的清冷,增添了诗的氛围,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诗中提到与友人“煮茗当酒倾”,不仅仅是饮茶的嬉戏,更是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后面的“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描绘了一种共同欣赏自然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利用。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归属的思考,尤其在最后两句“业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中,诗人通过对夕阳的吟咏,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思念。黄庭坚的诗作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从落帆休:风停了,船帆自然下垂,描绘了静谧的环境。
  2. 天与大江平:天空与江面平坦如镜,进一步强化宁静的气氛。
  3. 僧坊昼亦静:寺院白昼也是静谧无声,暗示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4. 钟磬寒逾清:钟声与磬声在寒冷中显得更加清晰,体现出一种寂静的美。
  5. 淹留属暇日:在这闲适的日子里,诗人意图放松身心。
  6. 植杖数连甍:手杖轻点在房顶上,表现出悠闲的状态。
  7. 颇与幽子逢:与知己相遇,强调友情的温暖。
  8. 煮茗当酒倾:泡茶代替酒,突显清雅的生活情趣。
  9. 携手霜木末:与友携手走到霜木的尽头,描绘了亲密的交往。
  10. 朱栏见潮生:透过栏杆可以看到潮水涌起,象征着自然的变化。
  11. 樯移永正县:船只经过永正县,描绘了流动的生活。
  12. 鸟度建康城:飞鸟掠过建康城,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观。
  13. 薪者得树鸡:砍柴的人从树上获得鸡,展示了生活的真实。
  14. 羹盂味南烹:南方菜肴美味可口,体现出饮食文化的丰富。
  15. 香秔炊白玉:白米饭香气扑鼻,表现出丰盛的生活。
  16. 饱饭愧闲行:吃饱了却感到愧疚,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17. 业祠思归乐:对家庭的思念,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
  18. 吟弄夕阳明:在夕阳下吟唱,充满了美好的感慨。
  19. 思归诚独乐:思念故乡的快乐是独特的,表现出孤独的心情。
  20. 薇蕨渐春荣:春天的蕨菜逐渐繁茂,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对仗工整,营造出和谐的美感。
  • 比喻:将米饭比作“白玉”,形象生动,增强了表现力。
  • 意象:使用“朱栏”、“潮生”等意象,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生活琐事与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 大江:象征着广阔与深邃。
  • 僧坊:象征着超然与内心的平静。
  • 钟磬:象征着时间与精神的洗礼。
  • 朱栏: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联系。
  • 潮生: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香秔: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丰盛。
  • 夕阳:象征着人生的哲思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僧坊”指的是: A. 酒馆
    B. 学校
    C. 寺院中的僧人居所
    D. 农田

  2. “携手霜木末”中的“霜木”意指: A. 冬天的树木
    B. 被霜覆盖的树木
    C. 秋天的落叶
    D. 绿色的树木

  3. 诗中“煮茗当酒倾”表示: A. 朋友聚会喝酒
    B. 以茶代酒,清雅的饮品
    C. 只喝酒不喝茶
    D. 不喝酒只喝水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和对友谊的渴望。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致与内心感受的诗作。
  • 杜甫《春望》: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的诗作:两者都擅长描写自然,但黄庭坚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流露,而苏轼则更倾向于豪放的气魄。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宋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次韵伯氏长芦寺下》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芙蓉月 龙山会 龙山会(南丰登高) 探春慢(四明次黄玉泉) 天香(牡丹) 金盏子(水仙) 大酺(牡丹) 万年欢(庆元圣节) 贺新郎(四明送上官尉归吴) 沁园春(次方时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鼓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甘拜下风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目不邪视 单人旁的字 量力度德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斗柄指东 铦磨 中军 又当别论 示字旁的字 包含殁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包含憍的词语有哪些 省改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包含蛮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