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2:30
虚堂密候参同火,梨枣枝繁。
深锁三关。不要樊姬与小蛮。
遥知风雨更阑夜,犹梦巫山。
浓丽清闲。晓镜新梳十二鬟。
在虚静的堂前,默默等待那星火点燃,
梨花和枣树枝繁叶茂。
深锁着三道关卡,不想要樊姬和小蛮的陪伴。
遥远地知道风雨在夜晚愈加凶猛,
仍然梦见巫山的美景。
一切浓丽而又清闲,
早晨的镜子里,新梳理的发髻如同十二个圈。
作者介绍: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词人、书法家,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隽永,常以自然之景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游历时,表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对美的追求,反映出当时士人对生活理想的探索和对自我内心的沉思。
《采桑子》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词作,黄庭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虚堂密候参同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内修的渴望,隐喻着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接着提到的“梨枣枝繁”,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繁茂生机,也暗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深锁三关”中,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拒绝,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而“不想要樊姬与小蛮”的表述更是突显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宁愿与自然为伴,而非追逐虚幻的名利。最后,诗人以“晓镜新梳十二鬟”结尾,展现了一个清晨的恬静美好,仿佛在告诉读者,拥有内心的宁静与美好生活,胜过一切外在的浮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体现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内心的丰盈。
诗词测试:
“虚堂密候参同火”中的“虚堂”指的是什么?
“不要樊姬与小蛮”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诗中的“巫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采桑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有着相似的表达主题,均展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黄庭坚偏向于自然与哲理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加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