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时间: 2025-05-02 20:48:41

诗句

风云变化饶年少,光景蹉跎属老夫。

秋隼得时凌汗漫,

寒龟饮气受泥涂。

东隅有失谁能免,北叟之言岂便无。

振臂犹堪呼一掷,争知掌下不成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8:41

原文展示:

风云变化饶年少,光景蹉跎属老夫。
秋隼得时凌汗漫,寒龟饮气受泥涂。
东隅有失谁能免,北叟之言岂便无。
振臂犹堪呼一掷,争知掌下不成卢。

白话文翻译:

风云变幻让年轻人感到惊奇,而光阴的流逝却让老年人感到无奈。
秋天的猎隼利用时机高飞,寒冷的乌龟却在泥土中吸气。
东边的失落有谁能避免,北方老人的话难道没有道理吗?
我仍然可以振臂高呼,希望能再来一次机会,谁知道掌握在我手中的却不一定能成事呢?

注释:

  • :丰富,充满。
  • 蹉跎:时间的流逝,浪费。
  • 秋隼:秋天的猎鹰,象征迅速而有力的行动。
  • 寒龟:寒冷的乌龟,象征缓慢和被动。
  • 东隅:指东边的阳光,象征青春和机会。
  • 北叟:指北方的老人,象征智慧和经验。
  • 振臂:抬起手臂,表示激昂和奋发。

典故解析:

“东隅有失”出自《论语》,意指年轻时的机会和光阴一去不复返。“北叟之言”则指代《庄子》中老人的智慧,强调了对人生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与老年,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江,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文兼备著称,是新乐府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作品以清新俊逸、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赞誉。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刘禹锡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期。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是刘禹锡在晚年时所作,诗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通过“风云变化饶年少”一句,引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年轻人的轻快,随后“光景蹉跎属老夫”的句子则对比了老年人的无奈。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人用“秋隼得时凌汗漫”与“寒龟饮气受泥涂”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选择。猎隼象征着年轻时的勇敢与机遇,而乌龟则代表了老年时的沉稳与安逸。这种意象的对比,揭示了不同年龄段人对时间的不同感悟。

“东隅有失谁能免,北叟之言岂便无”,诗人在此引入了哲理性的思考,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机遇的转瞬即逝。即使是智慧的老人,也无法避免失去的命运。最后一句“振臂犹堪呼一掷”,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斗志,尽管知道掌握在自己手下的机会可能不会成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刘禹锡对人生、时间、机遇的深刻反思,给人以启迪和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云变化饶年少:风云的变化让年轻人感到新奇与兴奋。
  2. 光景蹉跎属老夫:光阴的流逝让老年人感到无奈和忧伤。
  3. 秋隼得时凌汗漫:秋天的猎隼利用时机高飞,象征着年轻时的勇敢和猎取机会的能力。
  4. 寒龟饮气受泥涂:寒冷的乌龟在泥土中吸气,象征着老年人的缓慢和被动。
  5. 东隅有失谁能免:东边的阳光象征着青春和机会,失去这样的机会是人生的常态。
  6. 北叟之言岂便无:北方老人的智慧言辞,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
  7. 振臂犹堪呼一掷:我仍然可以高呼,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8. 争知掌下不成卢: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不一定能如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年轻人与猎隼相提并论,表现年轻人的活力与勇敢。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秋隼”与“寒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对比不同的生命阶段,强化了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机会的珍惜。诗人通过对比年轻与老年的状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渴望,鼓励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机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云:象征变化与无常,暗示人生的不确定性。
  • 秋隼:象征青春的活力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 寒龟:象征老年人的缓慢和安逸,反映出人生的逐渐沉稳。
  • 东隅:象征青春和机会,强调机会转瞬即逝的无奈。
  • 北叟:象征智慧和经验,反映出人生的教训与领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刘禹锡
    • D. 王维
  2. “东隅有失谁能免”中的“东隅”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机会
    • C. 时间
    • D. 未来
  3. 诗中“振臂犹堪呼一掷”的意思是什么?

    • A. 失去的机会
    • B. 对未来的渴望
    • C. 年轻时的勇气
    • D. 老年人的无奈

答案:

  1. C. 刘禹锡
  2. B. 机会
  3. B. 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刘禹锡 vs. 白居易:两位诗人都对人生有深刻的思考,但刘禹锡更倾向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白居易则更注重对人情世故的描绘。
  • 主题:刘禹锡关注个体的命运与机遇,而白居易则更多反映社会的变迁与人情的冷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禹锡诗文集》

相关查询

和毛静可韵 和李白浔阳紫极宫感秋 和道士陈天隐 和道士陈天隐 和道士陈天隐 和曹东谷韵 挂冠 古诗赠相士吴楚峰 赋松 代上张经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置诸高阁 筮问 巾字旁的字 祸福倚伏 形表影附 徐达 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包含柿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严惩不贷 偏吝 窗间过马 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足之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