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太原狄尚书见寄》

时间: 2025-05-02 14:40:57

诗句

家声烜赫冠前贤,时望穹崇镇北边。

身上官衔如座主,

幕中谭笑取同年。

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管弦。

仍把天兵书号笔,远题长句寄山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0:57

原文展示

家声烜赫冠前贤,
时望穹崇镇北边。
身上官衔如座主,
幕中谭笑取同年。
幽并侠少趋鞭弭,
燕赵佳人奉管弦。
仍把天兵书号笔,
远题长句寄山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家族声誉显赫,超越了前代的贤士,
当今的声望崇高,镇守在北方的边疆。
我身上的官职如同座上的主宰,
在幕府中与同年好友谈笑风生。
幽州和并州的侠士们都趋之若鹜,
燕赵的美人们则奉献乐曲和歌声。
我仍然用天兵的书信来作笔,
远方寄上长篇诗句,描绘山川壮丽。

注释

  • 烜赫:光辉显赫,形容家声旺盛。
  • 穹崇:高耸,形容地位或声望很高。
  • 官衔:官职的称号。
  • 幕中:指幕府,古代官府的代称。
  • 谭笑:闲聊和欢笑。
  • 侠少:指年轻的侠客。
  • 鞭弭:停止使用鞭子,形容安静、和谐的环境。
  • 奉管弦:指演奏乐器,形容美好的音乐。
  • 天兵:指朝廷的兵员,也用以比喻官员。
  • 长句寄山川:写长诗寄托思乡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君,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诗、文、赋闻名于世。刘禹锡与白居易友谊深厚,主张“诗言志”,提倡现实主义,作品多描写社会生活和感情,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是刘禹锡应太原狄尚书的赠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刘禹锡在任职期间,看到北方边疆的纷乱与豪侠之士的活跃,这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局势的关注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字句上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狄尚书的深厚情谊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观察。开头两句提到家声和时望,突出诗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自豪,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官场的地位与影响力。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出北方边陲的侠士与佳人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场景的细腻观察。

诗中,刘禹锡通过对侠少与佳人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多元与活力。最后一句“远题长句寄山川”表明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寄托,充分表达了他的乡愁情结。这种情感的转折不仅让人感受到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还流露出他对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示了刘禹锡作为诗人的深邃与敏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声烜赫冠前贤:诗人首先提到自己家族的荣光,表明他对家世的自豪。
  2. 时望穹崇镇北边:指出当时的声望与地位,强调他在北方的政治地位。
  3. 身上官衔如座主:将自己的官职比作座上的主宰,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的权威。
  4. 幕中谭笑取同年:在幕府中与同年好友闲聊,体现了他与同僚的和谐关系。
  5. 幽并侠少趋鞭弭:描绘了北方侠士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豪侠之士的欣赏。
  6. 燕赵佳人奉管弦:展现燕赵地区的美人,增添了生活的韵味。
  7. 仍把天兵书号笔:即使身在官场,依然不忘用文学表达自己的情感。
  8. 远题长句寄山川:最后的寄情之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寄托。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如“家声烜赫”与“时望穹崇”。
  • 比喻:将官职比作“座主”,增强了形象感。
  • 排比:使用“幽并侠少”和“燕赵佳人”形成排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感激、对家族声望的自豪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北方的豪情与风土人情,最终又转向对故乡的怀念,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声: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 侠少:代表了勇敢与豪情的年轻人。
  • 佳人:象征美好生活的享受与文化的传承。
  • 山川:象征广阔的故土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家声烜赫”的意思是: a. 家族贫穷
    b. 家族声誉显赫
    c. 家族地位低下

  2. 诗中提到的“燕赵佳人”指的是: a. 北方的侠士
    b. 美丽的女子
    c. 官员的朋友

  3. 诗人用“远题长句寄山川”表达的情感是: a. 对友人的感激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官职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刘禹锡的《酬太原狄尚书见寄》相比,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展现了对社会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描绘,但白居易的诗更注重于情感的抒发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另一种风格的独特魅力。

粗略解读

刘禹锡的诗以豪情为主,而白居易则更加重视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两者在风格上的差异反映了唐诗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相关查询

卢公武鹿城隐居 小桥旅夜 初夏村居罗锦宣携樽过访赋谢 遗园四首 其四 遗园四首 其三 遗园四首 其二 遗园四首 其一 观海 残春僧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启臆 鬼字旁的字 鼻头出火 龙字旁的字 无施不可 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死心落地 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诎申 狗行狼心 近不逼同 毛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呵佛祖 得胜葫芦 飞将难封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