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0:57
家声烜赫冠前贤,
时望穹崇镇北边。
身上官衔如座主,
幕中谭笑取同年。
幽并侠少趋鞭弭,
燕赵佳人奉管弦。
仍把天兵书号笔,
远题长句寄山川。
这首诗的意思是:
家族声誉显赫,超越了前代的贤士,
当今的声望崇高,镇守在北方的边疆。
我身上的官职如同座上的主宰,
在幕府中与同年好友谈笑风生。
幽州和并州的侠士们都趋之若鹜,
燕赵的美人们则奉献乐曲和歌声。
我仍然用天兵的书信来作笔,
远方寄上长篇诗句,描绘山川壮丽。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君,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诗、文、赋闻名于世。刘禹锡与白居易友谊深厚,主张“诗言志”,提倡现实主义,作品多描写社会生活和感情,风格清新流畅。
此诗是刘禹锡应太原狄尚书的赠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刘禹锡在任职期间,看到北方边疆的纷乱与豪侠之士的活跃,这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局势的关注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这首诗在字句上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狄尚书的深厚情谊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观察。开头两句提到家声和时望,突出诗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自豪,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官场的地位与影响力。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出北方边陲的侠士与佳人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场景的细腻观察。
诗中,刘禹锡通过对侠少与佳人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多元与活力。最后一句“远题长句寄山川”表明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寄托,充分表达了他的乡愁情结。这种情感的转折不仅让人感受到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还流露出他对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示了刘禹锡作为诗人的深邃与敏锐。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感激、对家族声望的自豪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北方的豪情与风土人情,最终又转向对故乡的怀念,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家声烜赫”的意思是:
a. 家族贫穷
b. 家族声誉显赫
c. 家族地位低下
诗中提到的“燕赵佳人”指的是:
a. 北方的侠士
b. 美丽的女子
c. 官员的朋友
诗人用“远题长句寄山川”表达的情感是:
a. 对友人的感激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官职的追求
与刘禹锡的《酬太原狄尚书见寄》相比,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展现了对社会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描绘,但白居易的诗更注重于情感的抒发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另一种风格的独特魅力。
刘禹锡的诗以豪情为主,而白居易则更加重视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两者在风格上的差异反映了唐诗的多样性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