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5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57:11
少连善降志,无愠能忍诟。
兹亭名耐辱,缔构自吾舅。
樽前湘水清,席下湘山秀。
於焉忘荣枯,终日醉醇酎。
攻愁若攻敌,避喧如避寇。
困久理须通,非徒保无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心志的追求与对世俗声名的淡泊。少连善于降低自己的志向,不因外界的指责而感到愤怒与不满。这里的亭子名为“耐辱”,是我舅舅所建。亭子前面湘水清澈,席间湘山秀丽。在这里我能忘却荣华与衰败,整天沉醉于美酒之中。对待忧愁就像对待敌人一样,逃避喧嚣就如同躲避强盗。困扰已久的问题最终需要解决,这样才能不仅仅是保全自己不受责难。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主张以史为鉴,强调治国理政的实用主义。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司马光谪居长沙时期,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心态与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在被贬谪的时期,诗人常常通过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荣华与名位的看淡。
这首诗以“耐辱亭”为背景,展示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态度。开篇的“少连善降志,无愠能忍诟”点明了诗人对自我心态的调适,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在遭遇外界的非议时,诗人并不感到愤怒,反而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来面对,这种心态在之后的“兹亭名耐辱,缔构自吾舅”中得到进一步印证。亭子的名字象征着他对耻辱的承受与超脱。
接下来的描绘,诗人通过“樽前湘水清,席下湘山秀”,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是对心境的写照。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能够“忘荣枯”,整日沉醉于酒中,体现了一种对人世间荣华富贵超然的态度。
“攻愁若攻敌,避喧如避寇”显示了诗人将内心的忧愁视为敌人,积极面对并努力克服,而“困久理须通”则暗示了在困扰中寻找解决之道的智慧。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所展现的坚韧与勇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保持淡泊心态的重要性,强调了对生活的理解与自我调适的智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亭子名称是什么?
A. 忍辱亭
B. 耐辱亭
C. 长沙亭
诗人面对外界指责的态度是?
A. 愤怒
B. 忍耐
C. 逃避
“攻愁若攻敌”的意思是?
A. 逃避忧愁
B. 积极面对忧愁
C. 让忧愁消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