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

时间: 2025-04-26 09:47:26

诗句

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

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

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

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26

原文展示

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
作者: 方干 〔唐代〕

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
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
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
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航行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七里路程转瞬即逝,但飞箭般的速度却依然无法抵达目的地。船边山岚轻拂,水面波纹消失,耳边却听不到风声,只有心底的失落与惆怅。面对猿声鸟鸣,竟然感到它们的安静,仿佛不知夜晚的寒冷。前人留下的智慧和经验在此时却显得没有任何用处,唯有在这片误垂的渔网中感到无奈。

注释

  • 一瞬即七里:形容瞬间已行驶七里,但“箭驰犹是难”则表示尽管行驶速度快,但仍然有许多困难。
  • 樯边:船桅旁边。
  • 走岚翠:风吹动山岚,呈现出青翠的颜色。
  • 枕底失风湍:睡觉时没听见水流的声音,暗示心境的宁静。
  • 但讶猿鸟定:感到猿鸟的安静,似乎与周围的寒冷形成对比。
  • 前贤竟何益: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在此时似乎没有任何帮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约公元835年-约公元901年),字君瑶,号无功,唐代诗人,生于今四川。方干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方干的航行途中,表达了他在夜泊时的孤独感与对前人智慧的思考,反映出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是一首反映孤独与思考的诗作。首联“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便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航行的急促与内心的惆怅。虽然在时间的流逝中,七里水路显得微不足道,但在心灵的深处,真正的困难与挑战却依然存在。接下来的“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则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内心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失风湍”,可以看作诗人对外界喧嚣的渴望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后两联“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与“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则更为深入,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沉思与对人类智慧的反思。尽管周围的猿鸟安静,但诗人却感受到了霜月的寒冷,这种冷淡的氛围更加强了孤独的主题。最后一句“前贤竟何益”,更是对先人智慧的质疑,显示出一种无奈与思考,似乎在感叹生活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瞬即七里:瞬间就行了七里,表现速度之快。
  2. 箭驰犹是难:即使速度快,但仍然有许多困难。
  3. 樯边走岚翠:船桅边的山岚青翠,展现自然美景。
  4. 枕底失风湍:耳边没有风声,暗示内心的平静。
  5. 但讶猿鸟定:感到猿鸟的安静,反映内心的孤独。
  6. 不知霜月寒:不知霜月的寒冷,表现对自然的无知。
  7. 前贤竟何益:前人的智慧对当下并无帮助。
  8. 此地误垂竿:在此地误了垂钓的时机,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航行比作箭的速度,增强了感情的对比。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风)赋予人类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在自然中航行的孤独感,以及对人生和前人智慧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反映了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七里:象征航行的距离,也暗示人生的短暂。
  • 樯边:代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猿鸟: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但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 霜月:象征寒冷和孤独的夜晚,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方干
    • C. 李白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樯边走岚翠”意指什么?

    • A. 船桅旁的山岚美丽
    • B. 船桅受到风的影响
    • C. 船舶的速度
    • D. 夜晚的寒冷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自然的美
    • B. 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 C. 友情的珍贵
    • D. 爱情的甜蜜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同样描写自然与孤独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表达航行中的思考与感慨,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方干的《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探讨了孤独与自然,但方干更加强调人生的无常,而王维则更多地呈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这些比较与延伸,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方干的诗歌,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思想。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无题 巫臣二首 卧病昼眠秋风作恶 闻子瞻岭外归赠邠老 闻蛩有感 闻蛩二首 文周翰遨至王才元园饮 畏暑不出 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 围棋歌戏江瞻道兼呈蔡秘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厂字头的字 没齿无怨 三过其门而不入 包字头的字 又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包含瘖的词语有哪些 扫榻相迎 小字头的字 混应滥应 衣取蔽寒 歌吟笑呼 趁取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征聘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千里骏骨 出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