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27
赠许牍秀才
作者: 方干 〔唐代〕
理论与妙用,皆从人外来。
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
傲世寄渔艇,藏名归酒杯。
升沈在方寸,即恐起风雷。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观点:理论和才华的实用性,都是来源于个人以外的事物。大自然的山河给予了清澈的气息,雪白的月光助长了宏伟的才华。我寄情于世俗生活,钓鱼在小舟之上,隐退在酒杯之中,然而在这方寸之间的升沉变化中,恐怕会引发风云雷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山河”、“雪月”象征自然之美,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自然界的现象来引申出对人才能够产生的影响,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文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方干,唐代诗人,字子干,号静庵,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诗名世,风格清新自然,常在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社会和个体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方干的隐逸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外界的观察和对内心世界的思索,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理想和追求。
这首诗从结构上看,四句各有其独立的意象和主题,形成一种内在的和谐。起初,诗人提出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来源,接着引入自然景象,展现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山河的清澈气息和雪月的光辉都在为人的才华助力,显示出自然与人文的共鸣。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隐逸选择,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宁静。通过“渔艇”和“酒杯”的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最后一句“即恐起风雷”则暗示了这种平静生活下潜藏的风险与变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理论与妙用,皆从人外来。
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
傲世寄渔艇,藏名归酒杯。
升沈在方寸,即恐起风雷。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达了追求理想与内心宁静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干的“理论与妙用”强调了什么?
A. 个人的知识
B. 外部的影响
C. 自然的力量
D. 社会的地位
诗中“傲世寄渔艇”表达了诗人什么态度?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世俗的超然
D. 对权力的渴望
“即恐起风雷”暗示了什么?
A. 生活的安稳
B. 生活的变动
C. 名声的风险
D. 自然的力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相比,方干的《赠许牍秀才》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隐逸的生活态度,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的交织。两者都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唐代诗词的魅力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