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3:22
宿立公房
孟浩然 〔唐代〕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
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
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
能令许玄度,吟卧不知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提到支遁(隐士)追求道理,深公(深居简出的人)则幽默地笑着买下山林。与其说这些不如在石岩间享受自然的乐趣,自然的美景就像进入了自家的庭院。苔藓覆盖的山涧,春天的泉水满溢,夜晚的月光在藤萝间照耀,令人心旷神怡。能够让许玄(许浑,隐士)沉醉其中,不知不觉间忘记了归去。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出生于湖北黄冈,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
《宿立公房》创作于孟浩然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社会动荡与士人地位的变化使得许多文人选择隐居,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自由。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孟浩然对隐居生活的理想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开头提到的支遁和深公,暗示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态度。接着以“何如石岩趣”引入诗人的内心感受,显示出他对自然的向往与珍视。诗中的意象如“苔涧春泉”和“萝轩夜月”,不仅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也传达出诗人对心灵自由的渴望。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希望能像许玄那样,沉浸于诗歌的吟唱之中,忘却尘世的烦恼,达到心灵的归宿。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体现了孟浩然的诗风特征,展现了他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平静的哲学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自然与心灵的和谐,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支遁指的是哪位隐士?
A. 陶渊明
B. 王维
C. 支道林
D. 许浑
诗中“苔涧春泉满”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夏季的炎热
B. 春季的生机盎然
C. 秋季的萧瑟
D. 冬季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深公的态度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幽默对待生活
C. 忧心忡忡
D. 不屑一顾
孟浩然的《宿立公房》与陶渊明的《饮酒》均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孟浩然更加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陶渊明则强调内心的自得其乐。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