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0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6:22
初春汉中漾舟
作者:孟浩然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在羊公岘山下,神女峰前的汉水弯曲。
雪融化后,冰也复开,春天的潭水绿得深邃。
轻舟在水中恣意来往,游玩得无厌无足。
波光摇曳着歌妓的发钗,沙滩的光辉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举杯邀饮与鱼鸟共醉,联句吟唱与莺花相续。
这样的良辰美景难以再遇,日落时分须要点燃烛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神女汉皋”是汉中地区的名胜,多与古代神话故事相连,诗中提到的“神女”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女神或仙女,与山水相结合,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初春时节,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借助汉中美丽的自然景色,抒发春日的欢愉与惆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初春汉中漾舟》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以“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引入场景,展现出汉中地区的自然风光,结合了人文传说,营造了一种悠远的意境。接着,诗人描绘春天的气息,“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突显出“绿”字的鲜明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轻舟的描写则将诗人置身于河流之中,感受水面上的波光与轻风。“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通过波光与沙光的对比,表现了水面与岸边的和谐美,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此处的“妓钗”暗示了游乐的伴侣,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则转向现实,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珍惜。春日的欢聚总是短暂的,随着日落而结束,诗人希望在余晖中继续享受这份美好,点燃烛光,延续这一刻的欢乐。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更融入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融,构建出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神女”指的是哪座山?
诗中提到的“日入须秉烛”想表达什么情感?
“轻舟恣来往”中的“恣”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