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少府与杨九再来》

时间: 2025-04-25 23:52:09

诗句

弱岁早登龙,今来喜再逢。

如何春月柳,犹忆岁寒松。

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

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2:09

原文展示:

弱岁早登龙,今来喜再逢。
如何春月柳,犹忆岁寒松。
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
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


白话文翻译:

在年轻时我便展翅高飞,如今再次重逢,心中欢喜。
春天的月光下柳树如何依然青翠,我却仍然想念那寒冷岁月里的松树。
寒食节的烟火在空中升起,笙歌声直达清晨的钟声。
热闹的斗鸡场上,欢声笑语让我羡慕朋友们的欢乐。


注释:

  • 弱岁:年轻的时候。
  • 登龙:比喻获得高升或成就,来源于“登龙门”。
  • 春月柳:春天的月光照耀着柳树,象征生机与希望。
  • 岁寒松:寒冷的冬天,松树依然挺立,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
  • 烟火临寒食: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吃冷食以纪念先人。
  • 笙歌达曙钟:笙和歌声响起,直到天亮的钟声。
  • 斗鸡道:指斗鸡的场所,热闹的娱乐活动。

典故解析:

“寒食节”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节日,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为了纪念他而设立。寒食节期间,禁火、吃冷食,体现了对逝去先人的怀念。这一节日与诗中的“烟火”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诗人,出生于湖北黄冈。他与王维齐名,被称为“王孟”。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洒脱,常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孟浩然与好友杨九重逢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融合了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与对寒冷岁月的追忆,展现了时光流转中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李少府与杨九再来》是孟浩然在重逢好友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往日时光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首句“弱岁早登龙”回忆起年轻时的奋斗与成就,表现了诗人对自己青春岁月的怀念。接着“今来喜再逢”将主题转向重逢的喜悦,构成了全诗的核心情感。

诗中第二联通过春月和寒松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柳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岁寒松则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样的意象组合,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轮回与坚守。

第三联“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则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场景,生动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欢聚与乐趣,亦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羡慕与渴望,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节日的热闹,展现了孟浩然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的回忆,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弱岁早登龙:意指年轻时便有所成就,展示了早期的奋斗与成功。
  2. 今来喜再逢:再度相聚的喜悦,强调友情的重要。
  3. 如何春月柳:描绘春天的美景,象征生机与希望。
  4. 犹忆岁寒松:对过去艰辛岁月的怀念,表现出对坚韧精神的向往。
  5. 烟火临寒食:描绘寒食节的热闹场景,象征着人们的团聚与欢庆。
  6. 笙歌达曙钟:表明欢庆活动持续到晨曦,展现热闹与欢快的气氛。
  7. 喧喧斗鸡道:描绘斗鸡场的热闹,暗示友人间的欢乐活动。
  8. 行乐羡朋从:表达对朋友们欢聚的羡慕,突显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春月柳,岁寒松”,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登龙”比喻成就,生动形象。
  • 意象:通过春柳、寒松、烟火等意象,传达丰富的情感与哲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重逢的喜悦、对过去的怀念及对友谊的珍视展开,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月:象征生机与希望,传达出新生的气息。
  • :代表柔美与生命的活力。
  • 岁寒松: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烟火:代表节日的欢庆与团聚。
  • 笙歌:象征欢乐的氛围,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景,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弱岁早登龙”中的“登龙”比喻什么? A. 取得高升
    B. 学习知识
    C. 结交朋友

  2.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A. 今来喜再逢
    B. 如何春月柳
    C. 犹忆岁寒松

  3. “烟火临寒食”描绘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清明节
    C. 寒食节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李少府与杨九再来》都是描写友谊与相聚的诗作。王维的作品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孟浩然则在重逢的喜悦中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友情的珍视。两者都展现出唐诗的典雅与深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情景描绘,后者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鄂渚除夜书怀 病起 寒食山馆书情 古剑池 洞庭隐 山中避难作 金钱花 子规 子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弄斧班门 继承权 私字儿的字 盗汗 寝床 见字旁的字 千依百顺 青字旁的字 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众目所归 阿鼻地狱 首字旁的字 炮凤烹龙 浑浑蒙蒙 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谬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