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17
松江牢落一舟归,中有人惊岁月违。太一自期莲叶是,白衣何恨菊花非。水收四面郊原阔,霜入千山草木稀。已分沧洲付吾道,便应从此下渔矶。
在松江边,孤舟缓缓归来,舟中有人感慨光阴流逝。太一(指道教的元始天尊)自已期望能如莲叶般清幽,白衣人又何苦怨恨菊花不盛开呢?水面收缩,四周的乡野显得开阔,霜降入千山,草木逐渐稀疏。已经将沧海与我道理的分离,便应该从此驶向渔矶了。
王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太详实,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具有浓厚的道教思想。
此诗写于重阳节(九日),诗人选择在松江独自泛舟,借景抒情,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及对人生理想的思考。诗中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九日独泛松江》通过描绘松江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中“松江牢落一舟归”开篇,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在此情此景中,自然会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深思。接着“中有人惊岁月违”,表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接下来的“太一自期莲叶是,白衣何恨菊花非”,将道教思想融入其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希望像莲叶一样清幽自在,而对白衣人(隐士)而言,菊花的凋谢似乎也不必太过怨恨,反映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水收四面郊原阔,霜入千山草木稀”,描绘了秋冬交替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最后两句“已分沧洲付吾道,便应从此下渔矶”,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坚定追求,虽然人生道路曲折,但他依旧愿意追逐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王阮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读来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知足常乐的豁达态度。
诗中“松江牢落一舟归”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太一自期莲叶是”中的“太一”指的是哪个宗教的神明?
A. 佛教
B. 道教
C. 儒教
D. 基督教
诗中提到的“白衣”象征什么?
A. 官员
B. 隐士或文人
C. 商人
D. 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