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姚伯子陈伯春陆无从张叔龙集斋中得风字 其二》

时间: 2025-05-04 00:29:21

诗句

门生诸子在,二客亦能同。

更约篮舆出,东林候远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9:21

原文展示:

门生诸子在,二客亦能同。
更约篮舆出,东林候远公。

白话文翻译:

门下的学生们都在,二位客人也能一同前来。
再约好乘坐篮舆出行,去东林等候远道而来的公子。

注释:

  • 门生:指老师的学生。
  • 诸子:指多位学生或年轻的士子。
  • 二客:特指两位客人。
  • 篮舆:一种古代的轻便车子,用竹子编成,便于出行。
  • 东林:指东林寺,通常用于隐士或文人聚集的地方。
  • 远公:远道而来的公子,可能是一位有名望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大任,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在当时文人圈中颇有影响,擅长写景抒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诗人约请友人出游,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正值重阳节前后,诗中融入了重阳节的气氛,体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庆祝。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以“门生诸子在”引入,体现出一种学术氛围,门下的学生们正在学习,二位客人在此情境中显得格外亲切。随后提到“篮舆”,使人联想到轻松愉快的出游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东林候远公”一句则将诗人和友人的关系进一步升华,东林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文人雅士聚会的象征,体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理想状态。在重阳节的日子里,诗人选择与友人共度佳节,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是对友情的礼赞。

整首诗虽然字数不多,却蕴含了对自然、友情、传统文化的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儒雅的气质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门生诸子在:描绘出一幅学术氛围的画面,学生们聚集在一起,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与交流。
  2. 二客亦能同:暗示友人之间的亲密和共享的乐趣,体现友情的温暖。
  3. 更约篮舆出:表明诗人希望与朋友一起享受生活,选择轻松的方式出行。
  4. 东林候远公:东林是一个聚会的象征,表示他们期待与远道而来的朋友重聚,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门生诸子在”和“二客亦能同”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篮舆、东林等意象的使用,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传达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对自然与传统节日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篮舆:象征轻松、愉快的出行方式,代表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东林:不仅是地名,更是文人聚集、交流思想的象征,承载着文人雅士的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门生诸子在”中“门生”指的是? A.老师
    B.学生
    C.客人
    D.朋友

  2. “篮舆”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古代车子
    C. 一种房子
    D. 一种乐器

  3. 东林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文人聚集地
    C. 学校
    D. 城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暘》
  • 杜甫《登高》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暘》:同样描写了自然与友谊,但更侧重于孤独的思考与山水的交融。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孤独与放纵,情感更加激烈,与本诗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查询

成都府 江陵望幸 甘林 放船 喜雨 散愁二首 又上后园山脚 近闻 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泊于方田 杜位宅守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糹字旁的字 折柳攀花 青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原隰衍沃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满鼻满 赞赏 白字 令妹 髟字旁的字 出人头地 瓦字旁的字 大登 包含卤的词语有哪些 游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