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1:22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
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村荒无径入,独鸟怪人看。
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放船下水的情景,风急水涌,帆收起,船帆卷起,随着潮水向回滩驶去。城市的声音隐约而暗淡,山上的云雾弥漫,寒气逼人。村庄荒凉,难以进入,只有孤鸟在旁边奇怪地打量着人。船已经停泊在城楼底下,夜色何时才会降临呢?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民生疾苦和国家动荡。
《放船》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他生活困顿、四处漂泊之时。此时的杜甫目睹了社会动乱,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放船》通过描绘一幅孤舟放下帆的动人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首句“收帆下急水”,直观而生动地展现了船只在急流中航行的情景,仿佛让人感受到水波的汹涌澎湃。紧接着,诗人通过“江市戎戎暗”,引入了城市的暗淡与模糊,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压抑的氛围。
在“山云淰淰寒”中,云雾缭绕、寒气逼人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这一氛围,仿佛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接下来的“村荒无径入”,表明了周围环境的荒凉,孤独感愈发显著。最后“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诗人停泊在城楼下,面对无尽的夜色,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思索。
整首诗从自然景色到人情世态,既有对环境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身处逆境的孤独与无助感。杜甫在这首诗中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美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沉重与忧虑。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承载着诗人对孤独、归属与人生命运的深刻忧虑。
收帆下急水中的“急水”指的是什么?
诗中“村荒无径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描绘的“夜色阑”意味着什么?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杜甫的《放船》更注重描绘内心的孤独与社会的动荡,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自由与洒脱的情怀。两者在题材上有所相似,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却截然不同,反映出各自的个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