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6:02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第一首:
落日时分,放船真好,轻风徐来,波浪缓慢。
竹林深处是客人们的栖息之地,荷花池里正是纳凉的好时光。
公子调制冰水,佳人手中持雪藕丝。
天空中飘着几片乌云,想必是雨点催促着我写诗。
第二首:
雨水洒落在席子上,狂风猛烈地打击着船头。
越女的红裙子被淋湿,燕姬的翠黛显得愁苦。
缆绳侵入了堤岸的柳枝,幔帐随波浪轻轻浮动。
归程中风声萧瑟,陂塘的五月已似秋天。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困境,感受到生活的艰难与人们的苦楚。诗中虽描绘了纳凉的愉快场景,但不乏对雨水带来困扰的隐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夏日傍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人际交往融为一体。在落日的余晖下,公子和佳人们在水边纳凉,轻风徐来,竹深处的幽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放松的环境。此时的轻松氛围与即将来临的暴风雨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活的无常。
随着雨水的到来,风急浪大,悠闲的气氛被打破,越女的红裙和燕姬的愁苦表明她们面临着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象征着生活中的艰辛与挑战。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们在美好与困境之间的瞬息万变,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雪藕丝”)、拟人(“风急打船头”)、对仗(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生活的美好与无常,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与生活压力下的脆弱与坚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人”持有什么物品?
A. 玫瑰
B. 雪藕丝
C. 珍珠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无常
B. 春天的美好
C. 战争的悲惨
答案:A
“越女红裙湿”中的“红裙”象征什么?
A. 悲伤
B. 美丽
C. 富贵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同样描绘了月夜下的饮酒场景,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杜甫的《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则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际间的复杂关系,展现出更为深邃的社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