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陵望幸》

时间: 2025-05-06 03:00:30

诗句

雄都元壮丽,望幸欻威神。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

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

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早发云台仗,恩波起涸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0:30

江陵望幸

原文展示

雄都元壮丽,望幸欻威神。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
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
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早发云台仗,恩波起涸鳞。

白话文翻译

这座雄伟的都城真是壮丽,仰望皇恩浩荡,神威显赫。
地理条件使得与蜀地相通,天文现象照耀着北方的秦国。
风烟中有越地的鸟鸣,舟船上则有吴地的人们操舟而行。
周王的驾车没有白白地经过这里,终究是要走向汉武帝的巡游。
军队的调动是皇上的旨意,驻守的权力交给了宗室大臣。
我早早出发,云台上的军旗高扬,恩德如潮水般涌来,犹如干涸的鱼重新复苏。

注释

  • 雄都:指都城,形容其雄伟壮丽。
  • 元壮丽:形容极为壮丽。
  • 望幸:仰望皇帝的恩幸。
  • :突然,骤然。
  • 地利: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 天文:天象,天文现象。
  • :控制,操控。
  • 周王:指周朝的王。
  • 汉武:指汉朝的武帝,刘彻。
  • 甲兵:军队、武器。
  • 圣旨:皇帝的旨意。
  • 云台仗:云台指高处,仗是旗帜。
  • 恩波:恩德如波涛般涌来。
  • 涸鳞:干涸的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人间苦难的诗篇。

创作背景

《江陵望幸》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期,正值国家危难之际,诗人以个人的视角感受到国家的动荡与皇权的威严,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

诗歌鉴赏

《江陵望幸》展现了杜甫对王朝的思考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诗中描绘了壮丽的都城和周边的地理环境,表现出一种对国家的依恋与对未来的期望。开篇通过“雄都元壮丽”一句,直接引入主题,强调了都城的壮观,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地理和天文的优越性,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不仅展示了历史的延续性,也暗示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周王与汉武的比较,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断思,感受到王朝的兴衰与历史的循环。

此外,杜甫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不仅描绘了江陵的自然景观,还传达了历史的沉重感。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深邃的历史感与现实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悲壮与豪情,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寻找着自身的定位,表达了对家国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雄都元壮丽:强调都城的壮丽。
  2. 望幸欻威神:表达对皇帝的仰望和对其权威的敬畏。
  3. 地利西通蜀:叙述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 天文北照秦:描绘天文现象与国家的关系。
  5. 风烟含越鸟:描绘自然环境与人文交融。
  6. 舟楫控吴人:展现吴地人民的生活。
  7. 未枉周王驾:提到历史人物,暗示历史的延续。
  8. 终期汉武巡:期待汉武帝的巡游,寄托对未来的期望。
  9. 甲兵分圣旨:说明军队的调动与皇权的关系。
  10. 居守付宗臣:反映权力的分配。
  11. 早发云台仗:描述出征的情景。
  12. 恩波起涸鳞:表达皇恩的浩大,喻意生命的复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展示了对称美。
  • 比喻:如“恩波”,将恩德比作波涛,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描述,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壮丽都城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未来的期盼,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刻思想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雄都:象征国家的强盛。
  2. 越鸟:代表南方的文化和风情。
  3. 吴人:象征江南地区的人民。
  4. 周王、汉武:历史人物的象征,体现了对历史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雄都”是指哪个地方?

    • A. 长安
    • B. 江陵
    • C. 洛阳
    • D. 君山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个历史人物的敬仰?

    • A. 秦始皇
    • B. 周王
    • C. 李白
    • D. 杜甫
  3. “恩波起涸鳞”中的“涸鳞”比喻什么?

    • A. 干涸的鱼
    • B. 失去生机的生命
    • C. 生命的复苏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是杜甫的作品,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伤。
  • 《登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国家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庐山谣》(李白):与《江陵望幸》相比,李白的作品更加抒情,强调个人情感,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具历史感与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选》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 其三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 其二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 春歌四首 其一 拟青青河畔草 五字叠韵诗 贻柳惔诗 清暑殿効柏梁体 联句诗 答萧琛诗 觉意诗赐江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枕戈以待 中晋 革字旁的字 通详 养痈自患 页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权谋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 手字旁的字 什伯 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痼的词语有哪些 随风逐浪 拘儒之论 水径不深 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