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2:19
久客宜旋旆,兴王未息戈。
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
百万传深入,寰区望匪它。
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
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久居他乡的人该回家了,国家的动乱仍未平息。
蜀地的星光已经减少,江边的雨声在夜晚却更为频繁。
百万大军深入敌境,四方的视野却没有别的希望。
司徒正下移到燕赵,试图恢复旧有的河山。
听说并州的镇守,尚书正在训练士兵。
何时能畅通蓟北,今天的消息传到关西。
我对朝廷的思念破碎,泪水沾湿了衣襟。
老魂无法招回,归路恐怕会迷失很久。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描写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诗中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动乱的忧虑。
《散愁二首》是杜甫在流亡生涯中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故乡的渴望。杜甫历经战乱,目睹了国家的破败与人民的苦难,因而在诗中流露出浓重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杜甫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感。开篇即以“久客宜旋旆”引入,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而“兴王未息戈”则道出国家仍然处于动乱之中,令人倍感沮丧。诗中提到的“蜀星”“江雨”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后半部分提及的“恋阙丹心破”,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关切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诗歌修养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杜甫通过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动乱局势的无奈,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星”象征什么?
“老魂招不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