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散愁二首》

时间: 2025-05-02 04:22:19

诗句

久客宜旋旆,兴王未息戈。

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

百万传深入,寰区望匪它。

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

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2:19

散愁二首

作者: 杜甫 〔唐代〕

原文展示:

久客宜旋旆,兴王未息戈。
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
百万传深入,寰区望匪它。
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
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白话文翻译:

久居他乡的人该回家了,国家的动乱仍未平息。
蜀地的星光已经减少,江边的雨声在夜晚却更为频繁。
百万大军深入敌境,四方的视野却没有别的希望。
司徒正下移到燕赵,试图恢复旧有的河山。
听说并州的镇守,尚书正在训练士兵。
何时能畅通蓟北,今天的消息传到关西。
我对朝廷的思念破碎,泪水沾湿了衣襟。
老魂无法招回,归路恐怕会迷失很久。

注释:

  • : 旗帜。
  • 兴王: 指兴起王朝,恢复国家。
  • 蜀星: 蜀地的星星,象征希望。
  • 江雨: 江边的雨声,象征忧愁。
  • 百万传: 指大军深入敌境。
  • 司徒: 古代官名,负责治理和安抚民众。
  • 燕赵: 指北方地区。
  • 丹心: 忠诚的心。
  • 皓首: 白发,象征年老。
  • : 灵魂,这里指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描写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诗中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动乱的忧虑。

创作背景:

《散愁二首》是杜甫在流亡生涯中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故乡的渴望。杜甫历经战乱,目睹了国家的破败与人民的苦难,因而在诗中流露出浓重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杜甫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感。开篇即以“久客宜旋旆”引入,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而“兴王未息戈”则道出国家仍然处于动乱之中,令人倍感沮丧。诗中提到的“蜀星”“江雨”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后半部分提及的“恋阙丹心破”,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关切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诗歌修养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久客宜旋旆: 长时间在外的人应该回家了。
    • 兴王未息戈: 国家尚未恢复,战争仍在继续。
    • 蜀星阴见少: 蜀地的希望逐渐减少。
    • 江雨夜闻多: 江边的雨声在夜里显得更加频繁,象征着忧愁。
    • 百万传深入: 大军深入敌境,形势严峻。
    • 寰区望匪它: 四周的环境让人感到绝望。
    • 司徒下燕赵: 重要官员下到北方地区,试图恢复秩序。
    • 收取旧山河: 试图收复昔日的江山。
    • 闻道并州镇: 听说并州的军队正在安抚民众。
    • 尚书训士齐: 官员们在训练士兵,准备应对危机。
    • 几时通蓟北: 何时能畅通北方的消息?
    • 当日报关西: 今日的消息传到关西。
    • 恋阙丹心破: 对朝廷的忠诚与渴望已破碎。
    • 沾衣皓首啼: 泪水沾湿衣服,象征年老与无奈。
    • 老魂招不得: 年老的灵魂无法召回。
    • 归路恐长迷: 归家的路途恐怕会漫长而迷失。
  •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蜀星与希望相联系,表示希望的减少。
    • 对仗: “久客”“旋旆”对“兴王”“息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通过“老魂招不得”赋予灵魂以人性,使情感更加丰富。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杜甫通过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动乱局势的无奈,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分析:

  • “蜀星”: 象征着希望与未来,但在诗中却逐渐减少,反映出国家的动荡与不安。
  • “江雨”: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丹心”: 忠诚的心,象征着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感。
  • “皓首”: 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奈的心境。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蜀星”象征什么?

      • A. 明亮的星星
      • B. 希望
      • C. 战争
      • D. 诗人的故乡
    2. “老魂招不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故乡的愧疚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归乡无望的无奈
      • D. 对战争的恐惧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中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故土的思念,和《散愁二首》相似。
    • 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思乡情感,情绪更加柔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选》
  • 《杜甫的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其五 减字木兰花 红叶 减字木兰花·謇会弟携眷自长沙移居北京,喜寄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梅)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那年六首 其二 苦读小成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寄车秀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字旁的字 守望相助 魚字旁的字 水尽鹅飞 抉择 兰芷萧艾 美酒嘉肴 神清气全 私字儿的字 天开图画 骨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死问 吃力不讨好 包含颐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哽的词语有哪些 回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