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5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55:02
昨日火流金,今日风折胶。
昨著綀布衣,今衣弊缊袍。
赤帝与玄冥,凛凛隔一宵。
聊将拥炉适,换此挥箑劳。
冰炭欲盈怀,炎凉不崇朝。
幻生过隙驹,是身九牛毛。
等是一寒暑,胡为自诙嘲。
万法从心生,心静境亦消。
悟此本来无,絺绤同狐貂。
还当隐吾几,试听万窍号。
昨天的热气如火流金,今天的寒风却如折胶。
昨天穿的是轻薄的布衣,今天却穿上了破旧的绒袍。
赤帝(即太阳)与玄冥(即寒冷)在一夜之间凛然分隔。
我聊以围炉取暖,换取这挥动扇子的劳作。
冰与炭在怀中交织,炎热与寒冷不分早晚。
幻觉如同瞬间的骏马,身体却如九牛之毛般轻微。
其实只是一寒一暑,何必自我嘲讽?
万物法则皆源于心,心静则境界也随之消散。
懂得这一点本来就无,绸缎与狐貂也无异。
我还应隐居多久,听听万物的呼号。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子文,号石庵,南宋著名词人,曾任官职,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写天气的极端变化,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思考。极端的冷热变化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变化,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张孝祥的《昨日极暑今日极寒》通过对比昨日的炎热与今日的严寒,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幻无穷的自然现象。诗的开头两句便以“火流金”与“风折胶”的强烈对比,勾勒出一个极端变化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气候的无情与不可捉摸。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这种变化与个人的感受紧密结合,昨日的轻盈与今日的沉重,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诗中“赤帝与玄冥,凛凛隔一宵”一句,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的两极化,而“冰炭欲盈怀,炎凉不崇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极端对立的状态,使人感受到生存的艰辛和矛盾。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幻生过隙驹”的比喻,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变化的迅速,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当下。
全诗的最后几句,转向哲学的思考,表达了“万法从心生”的观点,强调内心的宁静能带来外在的和谐。作者在这极端的冷热变化中看到了生命的本质,最终得出“悟此本来无”的领悟。张孝祥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让这首诗超越了简单的季节描写,升华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化,通过对天气的极端描写,引发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人认为,万物的变化皆源于内心的境界,内心的安宁可以化解外在的纷扰,最终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中“赤帝”象征什么?
诗中的“冰炭”主要表达什么?
诗中“万法从心生”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