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6:22
使东川。南秦雪
帝城寒尽临寒食,
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
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
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
青骢御史上南秦。
这首诗描绘了东川南秦的雪景。帝都的寒冷在寒食节时已经结束,但骆谷的春天依然未至。刚刚看到山岭上仿佛覆盖着云彩,便惊讶于山岩下竟然飘落着如尘般的雪。千山万岭,峰峦如笋,石头似玉;万树松柏,挂满了银色的苔藓。飞鸟不再飞翔,猿猴也静止不动,只有青骢马载着御史向南秦奔去。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号梦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属于“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写实见长,注重描绘生活场景,情感真挚。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春寒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南秦地区的雪景,抒发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中呈现了寒食节的背景,突显了气候的变化和地域的差异。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秦的雪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验。开篇“帝城寒尽临寒食”,以寒食节的时间节点为引入,表现出长安城的春天已然到来,然而南秦的骆谷却依然寒冷,春意迟迟未至。这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地理的差异,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敏感。接着“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形象地描绘了山头的云彩和岩石上的雪,仿佛在诉说着冬天的延续,春天的迟到。后面的“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则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出雪后的南秦山水美景,色彩鲜明,形态各异,极具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最后两句“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则在意境上画上句号,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飞鸟和猿猴的静止象征着自然的安宁,而青骢御史的出现则暗示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季节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秦的雪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春天的迟到,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静谧。
“帝城寒尽临寒食”中的“寒尽”指的是:
A. 寒冷消失
B. 寒冷加重
C. 寒冷继续
D. 寒冷不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中的“玉”主要是指:
A. 财富
B. 美丽的石头
C. 冰雪
D. 珍贵的物品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强调个人的心境与旅途的急迫感。
杜甫《春望》:则在历史背景下,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有着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