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

时间: 2025-07-26 19:47:42

诗句

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

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47:42

原文展示

忆君无计写君诗,
写尽千行说向谁。
题在阆州东寺壁,
几时知是见君时。

白话文翻译

我想念你,却无计可施来写你的诗,
即使写尽千行,又能向谁倾诉?
这句诗题刻在阆州东寺的壁上,
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呢?

注释

  • 忆君:想念你,君指的是朋友或亲人。
  • 无计:没有办法,表示无奈之情。
  • 写尽千行:形容诗句写得很多。
  • 向谁:指向谁倾诉,表明孤独和无助。
  • 阆州:地名,古称阆苑,位于今四川省。
  • 东寺壁:指东侧的寺庙墙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他以诗歌、散文和小说闻名,倡导新乐府运动,关注民生,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元稹与友人相隔甚远,因思念而作。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诗的开篇“忆君无计写君诗”便直接将情感抛出,显示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作者感到无奈,无法用诗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的压抑使得诗句更显沉重。接着“写尽千行说向谁”,进一步加强了孤独感,尽管写了许多诗句,却没有倾诉的对象,令人感到无奈与悲伤。最后两句提到“题在阆州东寺壁”,在空间上将思念与实地结合,展现出一种具体的时空感。诗的结尾“几时知是见君时”,表达了对再见的渴望与期待,情感真挚动人,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君无计写君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却无计可施,无法写出应有的诗句。
  2. 写尽千行说向谁:即使写了很多,也没法诉说给谁,表现出孤独与无奈。
  3. 题在阆州东寺壁:将这份情感寄托于寺庙的壁上,意味着希望和寄托。
  4. 几时知是见君时:对再见的期待,表现出强烈的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三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思念比作无法书写的诗,形象生动。
  • 反问:通过“说向谁”引发读者思考,增强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孤独与期待展开,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在离别后的无奈与渴望,情感真挚且细腻。

意象分析

  • :象征着亲密的朋友,代表了情感的寄托。
  • :象征着表达情感的方式,反映出作者的无奈。
  • 阆州东寺:作为具体的地点,增添了思念的真实感与厚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忆君无计写君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思念
    • C. 愤怒
    • D. 无聊
  2. 诗人提到“几时知是见君时”指的是?

    • A. 期待重逢
    • B. 对未来的担忧
    • C. 对过往的怀念
    • D. 对生活的失望
  3. 诗中提到的“阆州东寺”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一处风景
    • B. 友谊的象征
    • C. 诗人的故乡
    • D. 思念的寄托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元稹的《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前者更显孤独无助的情感,而后者则强调了离别的伤感与自然的交融。两者都是对友情的深刻反思,值得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遣兴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五哀诗·屈平 景福东厢诗·赐酒 何秀才郊园五首 辞坟 寄题李舍人 和端式十题·烟际钟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忍释卷 阿意苟合 黍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痛诮 颠沉 隶字旁的字 宏朗 痄腮 兔园册子 里字旁的字 包含窦的词语有哪些 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万里迢迢 视丹如绿 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恒温动物 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