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时间: 2025-05-07 06:38:09

诗句

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

踏雪偶因寻戴客,

论文还比聚星人。

嵩山不改千年色,洛邑长生一路尘。

今日与君同避世,却怜无事是家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8:09

原文展示

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嵩山不改千年色,洛邑长生一路尘。今日与君同避世,却怜无事是家贫。

白话文翻译

我们再次相见,岁月又更新了,依然像杨朱那样擦拭着泪巾。偶尔踏雪去寻找戴逵那样的隐士,讨论文学比聚集星辰的人还要多。嵩山的景色千年不变,洛阳城却总是尘土飞扬。今天我和你一同隐居避世,却怜悯无事可做是因为家境贫寒。

注释

  • 杨朱拭泪巾:杨朱,战国时期哲学家,以多愁善感著称。此处比喻诗人自己多愁善感。
  • 寻戴客:指寻找隐士戴逵,戴逵是东晋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 聚星人:比喻才华横溢的人。
  • 嵩山:位于河南省,是中国五岳之一,象征着永恒不变。
  • 洛邑:即洛阳,古都之一,这里象征着尘世的繁华与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代诗人、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韦庄在新年之际,旅途中的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境贫寒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境贫寒的无奈。诗中“相看又见岁华新”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依旧杨朱拭泪巾”则进一步以杨朱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后几句通过对嵩山和洛邑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永恒与变迁的深刻感悟。最后两句“今日与君同避世,却怜无事是家贫”,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看又见岁华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新年的期待。
  2. “依旧杨朱拭泪巾”:以杨朱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3. “踏雪偶因寻戴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4. “论文还比聚星人”:比喻诗人对文学的热爱。
  5. “嵩山不改千年色”:展现了诗人对永恒的向往。
  6. “洛邑长生一路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变迁的感慨。
  7. “今日与君同避世”: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8. “却怜无事是家贫”: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依旧杨朱拭泪巾”中的杨朱,以及“论文还比聚星人”中的聚星人。
  • 对比:如“嵩山不改千年色”与“洛邑长生一路尘”的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境贫寒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华新:时间的流逝。
  • 杨朱拭泪巾:内心的哀愁。
  • 踏雪:隐居生活的象征。
  • 嵩山:永恒的象征。
  • 洛邑:尘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依旧杨朱拭泪巾”中的“杨朱”是指: A. 诗人自己 B. 一个隐士 C. 一个哲学家 D. 一个文学家
  2. 诗中“嵩山不改千年色”中的“嵩山”象征着: A. 永恒 B. 变迁 C. 繁华 D. 贫瘠
  3. 诗中“却怜无事是家贫”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无奈? A. 时间的流逝 B. 隐居生活 C. 家境贫寒 D. 尘世变迁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家国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韦庄的《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韦庄的诗更多了一份对家境贫寒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韦庄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韦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赠昙禅师 梦中作 自题新昌居止,因招杨郎中小饮 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次用本韵) 啄木曲 张常侍相访 饱食闲坐 早冬 秋思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首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甘井先竭 曲意奉迎 豸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傍大款 百怪 包含膝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党事 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牛鬼蛇神 南皮 乚字旁的字 篆刻虫雕 万目睚眦 金字旁的字 阿姆哈拉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