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2:05
原文展示:
关河道中 韦庄 〔唐代〕 槐陌蝉声柳市风,驿楼高倚夕阳东。 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平生志业匡尧舜,又拟沧浪学钓翁。
白话文翻译:
在槐树夹道的路上,蝉声阵阵,柳树成荫的市集吹来阵阵风,驿站的楼阁高高地倚靠在夕阳的东边。 千里之路,来来往往,始终如一;十年之间,人们聚散离合,变化无常。 只看到时光如箭般流逝,却不知道天道如同弯曲的弓。 一生志向是辅佐尧舜,现在又打算像沧浪之水边的钓翁一样隐居。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代诗人、词人,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文学家。他的诗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此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韦庄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槐陌、蝉声、柳市、驿楼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景象,通过“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表达了人生道路的恒常与人事的变迁。诗中“时光流似箭”与“天道曲如弓”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形容时光流逝之快,后者则暗示人生道路的曲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辅佐君王的理想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光流逝与人生变迁,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时光流似箭”比喻什么? A. 时光流逝之快 B. 人生道路的曲折 C. 旅途的恒常 D. 人事的变迁
诗中“天道曲如弓”暗示什么? A. 时光流逝之快 B. 人生道路的曲折 C. 旅途的恒常 D. 人事的变迁
诗中“平生志业匡尧舜”表达了诗人什么理想? A. 隐居生活 B. 辅佐君王 C. 旅途的恒常 D. 人事的变迁
诗中“又拟沧浪学钓翁”表达了诗人什么向往? A. 隐居生活 B. 辅佐君王 C. 旅途的恒常 D. 人事的变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