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9:38
原文展示:
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游福建 韦庄 〔唐代〕 记得初骑竹马年,送师来往御沟边。 荆榛已失当时路,槐柳全无旧日烟。 远自嵇山游楚泽,又从庐岳去闽川。 新春阙下应相见,红杏花中觅酒仙。
白话文翻译:
还记得小时候骑竹马的年纪,那时送师父来往于御沟边。 如今荆棘丛生,已找不到当时的路,槐树柳树间也全无旧日的烟雾。 从嵇山远游到楚泽,又从庐山前往福建。 新春时节,在宫阙之下应当能相见,在红杏花中寻找酒仙。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代诗人、词人,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文学家。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此诗可能是韦庄在洪州(今江西南昌)送别西明寺的省上人前往福建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韦庄在洪州送别友人前往福建,通过回忆童年与师父的往事,对比现今的荒芜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童年与现今的景物,表达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已非的感慨。首联回忆童年时送师父的情景,御沟边的景象历历在目。颔联和颈联通过荆榛、槐柳的变迁,以及远游的路线,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空间的广阔。尾联则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新春时节在红杏花中寻找酒仙,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童年记忆和现今景物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已非的感慨,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竹马年”指的是什么? A. 童年时期 B. 少年时期 C. 青年时期 答案:A
诗中的“荆榛已失当时路”表达了什么? A. 道路的变迁 B. 时光的流逝 C. 友人的离去 答案:B
诗中的“红杏花中觅酒仙”寄托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