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32:51
作者:李群玉〔唐代〕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星斗动,路越青冥高。
竟夕瞻光彩,昂头把白醪。
这首诗描绘了七月十五夜的月色。朦胧的月光从南海上升起,云层如波涛般翻滚。月光照射下,仿佛看到长鲸的眼睛,远处的玉兔似乎在轻轻挥动。星星因月光而闪动,天空也显得更加高远。整夜我仰望那明亮的光彩,兴致勃勃地举杯饮酒。
李群玉的《七月十五夜看月》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夜空和月亮的深刻感受。整首诗以“月”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开篇的“朦胧南溟月”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梦幻的氛围,月光透过云层的描写,仿佛让人看到那种汹涌而来的自然景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接下来的“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则通过对月亮与星星的生动比喻,赋予了自然以生命,长鲸的眼睛和玉兔的毫光,传递出一种灵动的感觉。诗人在夜空下的沉思和对月亮的仰望,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最后一句“昂头把白醪”,则是对饮酒的描写,增添了人情味,也让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融入了人间的欢乐和洒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寄托了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们在美好夜晚中饮酒作乐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洒脱与愉悦。
诗词测试:
诗中“朦胧南溟月”中的“南溟”指的是哪个地方?
“长鲸眼”是用来比喻什么?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