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4:14
滟滟流光浅,娟娟泛露轻。
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
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
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
凝颦立户前,细魄向娟娟。
破镜徒相问,刀头恐隔年。
轻轻摇远水,脉脉下春烟。
别后春江上,随人何处圆。
月光轻柔而明亮,水面波光粼粼。
云间的龙爪似乎要落下,帘上的月光如玉钩般明亮。
桂树的枝条尚且细小,仙人的身影尚未显现。
我想要和你千里相别,独自倚着帘子,心中满含情意。
我凝眉站在门前,细微的月光照在我身上。
破碎的镜子徒然让我相问,刀尖的时间仿佛让我们隔年。
轻轻摇晃着远方的水面,春烟缓缓升起。
离别之后,春江上游荡,我的心随你何处而去。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间情感,尤其擅长描写月亮、江河等意象。他的作品常带有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
《初月二首》创作于唐代盛世,诗人在春天的夜晚感受到离别的情愫,以月光、江水作为背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诗中融合了自然与情感,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初月二首》通过描绘初春月夜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两句“滟滟流光浅,娟娟泛露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水面在月光下的波光粼粼,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暗示了夜的静谧和清幽。接下来的“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月亮的形状,继而引入对桂树和仙人影子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结合。
诗中“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这一句,表现了深切的离别情感,诗人独自倚着帘子,心中满是思念与情感的纠葛。接下来的描写“破镜徒相问,刀头恐隔年”,则通过“破镜”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时间的无情,情感愈发深邃。最后“别后春江上,随人何处圆”,则以春江为背景,抒发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思念的无奈,使情感在自然景物的映衬下更加厚重。
整首诗以月光和水面为线索,层层递进,形成了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情感氛围,令人对离别与思念产生深刻共鸣,体现了唐代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借助月光和水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忧伤的氛围,体现了唐代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还深化了诗人情感的表达,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
诗中“滟滟流光”形容的是哪种景象?
A. 水面波光粼粼
B. 桂树繁茂
C. 远山如黛
“破镜”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团圆
B. 离散与失去
C. 未来的希望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
A. 月光与江水
B. 竹林与梅花
C. 风声与雨声
这两首诗与《初月二首》在表现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上相似,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有所不同,展示了唐代诗人各自的风格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