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骢马》

时间: 2025-07-30 19:33:08

诗句

浮云何权奇,绝足世未知。

长嘶清海风,蹀躞振云丝。

由来渥洼种,本是苍龙儿。

穆满不再活,无人昆阆骑。

若识跃峤怯,宁劳耀金羁。

青刍与白水,空笑驽骀肥。

伯乐傥一见,应惊耳长垂。

当思八荒外,逐日向瑶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9:33:08

原文展示

骢马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浮云何权奇,绝足世未知。
长嘶清海风,蹀躞振云丝。
由来渥洼种,本是苍龙儿。
穆满不再活,无人昆阆骑。
若识跃峤怯,宁劳耀金羁。
青刍与白水,空笑驽骀肥。
伯乐傥一见,应惊耳长垂。
当思八荒外,逐日向瑶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骢马的壮丽与孤独。作者通过浮云的奇特与未知,表达了骢马的特异与不凡。它在海风中长嘶,踏着云丝,显示出它的高贵与桀骜。骢马本是渥洼之地的种马,实际上是苍龙的后代。如今它已不再活跃,世上无人能骑上它。如果你知道它的勇敢与能力,何必在金鞍上劳苦呢?青刍和白水的存在,只是空笑那些普通的驽马肥壮。伯乐若一旦见到它,必会惊讶得耳朵长垂。我们应当想到八荒之外,去追逐那日出的光辉,向瑶池奔去。

注释

  • 骢马:一种毛色为灰色马,象征高贵。
  • 渥洼:湿润的地方,指骢马的生长环境。
  • 苍龙:传说中的龙,象征着高贵与力量。
  • 昆阆: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伯乐:古代神话中的识马之人,象征着能识别人才。
  • 八荒:四方八面,寓意辽阔的天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与作品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马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盛世之际,社会繁荣,文人墨客众多。骢马作为高贵的象征,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追求的渴望。

诗歌鉴赏

《骢马》是一首充满豪情与理想的诗作,通过对骢马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卓越个体的崇敬与向往。骢马在诗中不仅是一匹马,更是高贵与力量的象征。诗的开头,浮云与骢马的奇特,构成了高远的意境。接着,诗人对骢马的描绘,生动而富有力量,显示出骢马在广阔天地间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若识跃峤怯,宁劳耀金羁”,展现了对骢马价值的深刻理解。它并不在乎外在的金鞍,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勇敢。最后,诗人以“逐日向瑶池”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仿佛骢马能在八荒之外,追逐最美的光辉。

通过对骢马的描写,李群玉不仅展现了对马的热爱,更传达了对自由、理想与追求卓越的执着,是一首耐人寻味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浮云何权奇:浮云的奇异与权威,引出骢马的特异性。
  2. 绝足世未知:骢马的优秀无人知晓,反映孤独。
  3. 长嘶清海风:长鸣声在清风中回荡,显示其气势。
  4. 蹀躞振云丝:骢马的脚步轻盈,仿佛在振动云丝。
  5. 由来渥洼种:表明骢马的出身,暗示其不凡。
  6. 本是苍龙儿:表明骢马的血统高贵。
  7. 穆满不再活:骢马的活力已不再,令人感叹。
  8. 无人昆阆骑:无人能骑,暗示其孤独。
  9. 若识跃峤怯:如果知道骢马的勇气与能力,何必在意外物。
  10. 宁劳耀金羁:宁愿选择自由,而非金钱的束缚。
  11. 青刍与白水:青草与水的对比,反映出骢马的普通与不凡。
  12. 空笑驽骀肥:嘲笑那些肥壮的驽马,强调骢马的价值。
  13. 伯乐傥一见:若伯乐见到骢马,必会赞叹。
  14. 应惊耳长垂:感叹的样子,表现对骢马的惊讶。
  15. 当思八荒外:思索更广阔的世界与理想。
  16. 逐日向瑶池:向理想的境界进发,展现追求的积极向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骢马比作高贵的存在,暗喻理想与追求。
  • 拟人:骢马的描写赋予其人性化的情感与气质。
  • 对仗:句子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骢马的价值与理想展开,表达了对卓越个体的赞美,强调自由与勇气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骢马:象征高贵、力量与自由。
  • 浮云:象征变化与可能性。
  • 苍龙:象征着高贵与神秘。
  • 八荒:象征广阔无垠的天地,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骢马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自由与卓越
    • C. 孤独
  2. “若识跃峤怯”中“跃峤”代表什么?

    • A. 障碍
    • B. 勇气
    • C. 失败
  3. 诗中提到的“伯乐”是谁?

    • A. 一种马
    • B. 识马之人
    • C. 一个地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群玉《骢马》,同样表达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为豪放,李群玉则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群玉诗集》
  • 相关研究文章与评论集

相关查询

自和山房十咏 和王潜斋韵送闻人松庵二首 登郢州四望亭 水调歌头·风卷江湖浪 贺新凉/贺新郎 寿应茶马 入蜀垫江道间二首 道间苦热 八声甘州·有庞眉 丁已到宜兴坟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过的成语 胤孙 辔头 流采 韭字旁的字 驒驒 洗心革志 桑土之谋 病字头的字 庄家汉 有害无利 头眩目昏 毛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挺身而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