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7:29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出色的人物,他来自淮海和维扬,身披金章和紫绶,象征着他年轻的荣耀与地位。
他手指指挥,能够改变天地的局势,训练强大的军队,甚至能让鬼神为之动荡。
在湘西,他无法像关羽那样归去,而在河内,他仍然能够借助寇恂的力量。
朝见皇帝时从容不迫地询问隐秘之事,不要说江汉地区有垂钓之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诗作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疾苦,作品风格沉郁、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奉寄章十侍御》写于杜甫晚年,生活在战乱和动荡的时代,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杰出人物的形象,展现了杜甫对人才的钦佩与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如关羽和寇恂,巧妙地将古代名将的英勇与当时政治环境结合,突显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人才的渴求。杜甫通过“金章紫绶”描绘出这位俊人的荣耀,但紧接着又提到他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表现出一种对英雄不遇的惋惜之情。尤其在提到“勿云江汉有垂纶”,可以看出杜甫对现实的冷静观察与深思,暗示着即使有才能的人,也难以在乱世中施展才华。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深刻,既有对个人抱负的渴望,也有对时局的无奈,充分体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
整首诗传达了对杰出人才的渴望,以及在动荡时代对英雄不遇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金章紫绶”象征什么?
“湘西不得归关羽”中关羽象征了什么?
“勿云江汉有垂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