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8:01
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
江山城宛转,栋宇客裴回。
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
后人将酒肉,虚殿日尘埃。
谷鸟鸣还过,林花落又开。
多惭病无力,骑马入青苔。
白帝的庙宇空荡荡的,孤独的云彩自来往去。
江山的形势如同曲折的城墙,房屋的轮廓在客人的心中回旋。
曾经的勇气和谋略如今何在?当年也是那么的壮丽啊。
后人只是在庙中享受酒肉,虚空的殿宇上积满了尘埃。
谷中的鸟儿依旧鸣叫,树林里的花儿又重新开放。
我惭愧于自己病弱无力,骑马行走在青苔的路上。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晚号“杜工部”。他生活在唐朝的盛世与衰落之间,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悲惨现实,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风貌和民生疾苦的诗篇,风格沉郁悲凉。
《上白帝城》二首创作于杜甫晚年,表达了他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失落感。白帝城是他曾经旅途中的一个重要地标,诗中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白帝城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过往英雄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人生的无奈。开头两句以“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引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孤寂,映衬出诗人心中孤独的情感。接下来的“江山城宛转,栋宇客裴回”则通过空间的描绘,展示了自然与建筑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变迁感。
“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是对往昔英雄气概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曾经的理想与抱负感到失望与惋惜。后面两句“后人将酒肉,虚殿日尘埃”更是揭示了人们对历史的漠视,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讽刺与忧伤。
最后两句“谷鸟鸣还过,林花落又开”则是一种自然的循环,尽管生活中有诸多无奈,生命依旧在延续。尾句“多惭病无力,骑马入青苔”则是诗人自我的反思,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自身境况的自责。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是杜甫晚年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白帝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力感的感叹,充满了对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
白帝城在哪里?
诗中提到的“孤云”象征什么?
诗人对过去的感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