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时间: 2025-05-02 18:58:47

诗句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8:47

原文展示: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
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
为觅霜根数寸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向往和对长久生命的追求。诗人认为松树在众多树木中显得格外突出,而杨梅树却无法与之相比。他希望能保存千年的松树精神,因此决定亲自寻找几寸的霜根进行栽种。


注释:

  • 落落:形容松树的高大挺拔,突出于其他树木之上。
  • 榉柳:榉树和柳树,常见的树种,诗人在这里用来作比较。
  • 青青不朽:形容松树常青,象征生命的永恒。
  • 老盖:指的是古老的树冠,象征着岁月的积淀和智慧。
  • 霜根:指松树的根,意指其坚韧和耐寒的特性。

典故解析:

松树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被视为高洁、长寿的象征,常常与士人理想、隐士生活等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的“老盖”则暗示了诗人对长寿和稳重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享有“诗圣”之称。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涵盖社会、历史、人生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诗人的生活境遇也十分困苦。他通过描绘松树,表达了对生命、理想的坚守与追求。


诗歌鉴赏: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是杜甫晚期的一首抒怀诗,通过松树这一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生命长久、精神永存的渴望。诗中开篇以“落落出群”对松树的描写,强调了其在自然界中的独特性和顽强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诗人将松树与其他常见树木进行对比,进一步突显了松树的独特价值和象征意义。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欲保存松树千年精神的愿望,显示出对自然生命的珍视和对长久存在的追求。这种情感不仅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自己生命意义的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落落出群非榉柳”:松树挺拔而出,明显高于榉树和柳树,表现出其不凡的气质。
    • “青青不朽岂杨梅”:松树常青,生命永恒,反衬出杨梅树的短命和脆弱。
    • “欲存老盖千年意”:表达了诗人希望保存松树精神的愿望。
    • “为觅霜根数寸栽”:诗人决心亲自寻觅松树的霜根进行栽种,表现出对长久生命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长寿的象征,表现其顽强的生命力。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生命的珍视与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着长寿、坚韧和高洁。
    • 榉柳、杨梅:象征短暂与平凡,形成对比,突显松树的独特性和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落落出群”是指哪个树种?

    • A. 榉树
    • B. 柳树
    • C. 松树
    • D. 杨梅
    • 答案:C
  2. 诗人想要保存的是什么精神?

    • A. 杨梅的脆弱
    • B. 松树的千年意
    • C. 柳树的柔和
    • D. 榉树的坚韧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霜根”象征着什么?

    • A. 脆弱
    • B. 坚韧
    • C. 短暂
    • D. 不屈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出对生命的热情和对长久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的诗歌在描写自然和生命的主题上存在共鸣,但杜甫更注重于现实主义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浪漫主义的想象与豪放。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拟铜雀伎 与栾凤同使广陵马上口占 夜直与架阁栾秉德期孙伯融不至 远游陪师西征 登忠勤楼听久孚贺架阁弹琴 溯沙河 奉旨讲宾之初筵 明发 登南海驿楼 画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荷 妙策如神 折文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洁腻 抵足谈心 较短比长 方字旁的字 丧开头的成语 华氏温度计 嚼吃 未竟之业 委困 虎字头的字 龜字旁的字 包含账的词语有哪些 人心惟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