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6:57
我身本似远行客,
况是乱时多病身。
经山涉水向何处,
羞见竹林禅定人。
我原本就像一个远行的旅客,更何况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我的身体还多有疾病。翻越山川,跋涉水路,我该去向何方呢?我羞于去见那在竹林中安静禅定的人。
戴叔伦(约740年-约810年),唐代诗人,字宗明,号太白,江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这首诗创作于动乱的时代,诗人身处乱世,身体多病,内心充满对安静生活的渴望与无奈。诗中反映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现实的无能为力。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我身本似远行客,况是乱时多病身”,直接交代了诗人身世的漂泊与身体的羸弱,给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感觉。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自觉如同一个失去归属的旅人,身体的疾病更使他感到无所适从。
接下来的“经山涉水向何处”,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山川的阻隔让他无从选择方向,仿佛在问自己,这条路究竟通向何方。最后一句“羞见竹林禅定人”则是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自卑,他渴望像竹林中的禅者那样安静、超然,但现实的动荡与自身的病痛让他感到羞愧,无法面对理想中的自我。
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简练,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映射出诗人作为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挣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面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自身病痛与历史动荡的反思,表达了个体在社会变革中的孤独感及渴求心灵归属的复杂情感。
诗中“我身本似远行客”中的“远行客”指的是什么?
A. 旅行者
B. 漂泊者
C. 商人
D. 学者
“羞见竹林禅定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自豪
B. 羡慕与自卑
C. 愤怒
D. 幸福
诗中提到的“乱时”是指什么?
A. 和平时期
B. 动乱时期
C. 休闲时期
D. 安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