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0:16
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
——戴叔伦
智力苦不足,黎甿殊未安。
忽从新命去,复隔旧僚欢。
晓路整车马,离亭会衣冠。
冰坚细流咽,烧尽乱峰寒。
耆老相饯送,儿童亦悲酸。
桐乡寄生怨,欲话此情难。
我才智不够,民众的生活仍然不安。
忽然接到新任命,离开了老朋友的欢聚。
黎明时分,整装待发,车马已整齐,
离别的亭子中,纵然衣冠整齐,心却难安。
冰封的河流细细流淌,山峰的寒气渐渐消散。
年长者相送,儿童也感到伤心。
在桐乡寄托的情感怨恨,想要倾诉却又难以言表。
戴叔伦(约公元740年-约公元795年),字季长,号少陵,唐代诗人,原籍越州,后居东阳。他以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闻名,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人生、友情和自然的感悟。
此诗写于戴叔伦即将赴湖南任职之际,表达了他对旧友的依依不舍与对新环境的忧虑。此时,唐朝正值盛世,但政治与民生问题依然严峻,诗人通过对比旧友欢聚与新任职的孤独,反映出对社会的关切与个人情感的挣扎。
《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全诗以“智力苦不足,黎甿殊未安”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表现出他对人们生活状况的关心。接下来的“忽从新命去,复隔旧僚欢”则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一方面是对新职位的接受,另一方面却是对离开旧友的惋惜。
诗中“晓路整车马,离亭会衣冠”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晨光中的整装待发,一方面体现了离别的庄重,另一方面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孤独。接着,“冰坚细流咽,烧尽乱峰寒”用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情感,冰封的河流与消融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与希望的萌生。
全诗最后两句“桐乡寄生怨,欲话此情难”则展示了诗人对故乡与旧友的深切思念,生离死别的哀伤与无奈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戴叔伦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与对新生活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智力苦不足”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冰坚细流咽”中的“冰”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桐乡”代表什么?